⊙作者/陈聪宪
⊙单位/医院
正文共:字10图
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患者女,50岁,因右手第2~5指屈曲困难伴桡侧3指半麻木1天就诊。查体示右手第2~5指屈曲困难,右拇指、示指对指困难(图1)。
图1示患者2~5指屈曲困难
超声检查:右侧腕管内指屈肌腱腱鞘增厚(图2),腱鞘内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图3),正中神经受压变细(图4)。
图2示腕管内指屈肌腱腱鞘增厚(黄色箭头),白色箭头示正中神经
图3CDFI示部分腱鞘扩张(蓝色箭头),其内滑膜增厚(黄色箭头),内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红色箭头示正中神经
图4示卡压处正中神经变细(左侧箭头),回声减低,卡压近端增粗(右侧箭头)
超声提示:右侧腕管指屈肌腱腱鞘炎;右手腕管综合征表现。
遂于超声引导下行腱鞘内倍他米松0.3ml注射(视频1),治疗2天后患者症状完全消失(图5)。
视频1超声引导下穿刺针位于腱鞘内
图5示治疗后第3指屈曲恢复正常
病例讨论
腕管是腕骨与屈肌支持带之间的纤维骨性空间,其内容物包括8条指屈肌肌腱、1条拇长屈肌腱和正中神经,偶尔还可发现永存正中动脉(图6~图9)。
图6和图7示腕管近端横断面示意图和声像图。Sca为手舟骨,fcr为桡侧腕屈肌腱,fpl为拇长屈肌腱,s为指浅屈肌腱,d为指深屈肌腱,▽为腕横韧带,a为尺动脉,白色实心箭头为正中神经,白色空心箭头为尺神经,Pis为豌豆骨
图8和图9示腕管远端横断面示意图和声像图。Tra为大多角骨,Ham为钩骨,fpl为拇长屈肌腱,s为指浅屈肌腱,d为指深屈肌腱,▽为腕横韧带,a为尺动脉,白色实心箭头为正中神经
腕管综合征是指由于腕管狭窄或内容物增多造成正中神经受压,出现一系列正中神经损伤的症状和体征。
腕管综合征的主要致病因素包括:
腕管容积减小,包括腕部骨、关节退行性病变、腕骨排列错乱、骨折脱位、腕骨间韧带骨化、腕横韧带的增厚、瘢痕形成等;
内容物增多,包括腕管内滑膜增生、滑膜无菌性炎症、纤维化、脂肪增加(肥胖)、腕管内肿物、腱鞘炎等。
超声检查可在腕管综合征诊断和治疗中发挥较明显优势。在腕管内,正中神经位置最为浅表,浅侧紧贴腕横韧带,短轴切面上为低回声(正中神经是腕管内回声最低的结构),呈扁圆形(正常情况下横径明显大于前后径),内部为筛网状结构。
正中神经损伤在腕部多见,腕管综合征时超声可见腕管部正中神经卡压部神经变细,回声减低,而卡压处近端增粗。
对于腕管综合征的定量测量,已经有很多研究报道了不同的诊断标准及相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多数研究以正中神经横截面积为9~12mm2来诊断腕管综合征。测量面积时,最好应用周边轨迹描记法,因正中神经形状在不同个体之间差异较大。
推荐阅读
新手福利:腕管综合征的超声诊断
超声诊断腕管综合征的新技能
超声发现的「奇特」正中神经病变
学术主编/刘德泉
投稿邮箱/xihuansushi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