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讲解
症状概述
检查诊断
治疗方法
护理常识
预后饮食
疾病预防

手麻,不一定都是颈椎病

前段时间,笔者的一位学弟领着年迈的母亲来看病。母亲双手麻木已经接近1年了,后来逐渐出现疼痛,甚至因为疼痛已经无法完成擀饺子皮等家务活,后来发展到夜里会痛醒。学弟带她医院(某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就诊,经颈椎核磁共振检查,医生诊断为颈椎病。采用服药、外贴膏药、理疗等方法治疗,效果并不明显。学弟找到笔者的时候,他母亲已经出现手部肌力下降,手掌部肌肉萎缩,双手麻木感明显,痛觉过敏,连握手这样接触皮肤的动作都会给她带来非常剧烈的疼痛。

通常来讲,因为“低头族”的增多,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所以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对出现手麻这一症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有可能是颈椎病!笔者仔细阅读了患者的核磁片子,发现颈椎确实有问题:曲度变直,骨质增生,多个节段有不同程度的间盘膨出。但是,这样的影像学表现并不能解释严重的手部症状。笔者为这位母亲进行了详细的查体,结果发现:患者桡侧三个半手指,也就是拇指、食指、中指以及环指的外侧半,麻木明显,感觉减退明显;尤其比较典型的是,环指的内外两侧感觉有非常大的差异,内侧半的感觉基本正常,小指的感觉也是正常的。好了,这时,笔者已经知道答案了,导致学弟母亲双手麻木的疾病并不是颈椎病,而是“腕管综合征”!

接下来扼要介绍一下腕管综合征:腕管为腕掌侧一个骨纤维性管道,其桡侧为舟状骨及大多角骨,尺侧为豌豆骨及钩状骨,背侧为头状骨、舟骨、小多角骨及覆盖其上的韧带,掌侧为腕横韧带。腕管内有拇长屈肌腱、指浅屈肌腱、指深屈肌腱及正中神经通过。所谓腕管综合征,就是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到压迫与刺激而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见图1)。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的5~6倍。

导致腕管综合征的病因有哪些?任何能使腕管内容物增多、增大或使腕管容积缩小的因素均可导致本病,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内分泌系统变化(如妊娠、哺乳期、绝经期等);腕部骨折或损伤;腕管内占位性病变;腕部感染;风湿或类风湿等;腕部劳损。

患有腕管综合征,患者会出现如下症状。

●腕部、手掌桡侧、桡侧3个半手指桡侧麻木、疼痛。

●拇指外展、屈曲和对掌肌力减弱。压迫腕掌侧可加重症状。

●严重者,可见鱼际肌萎缩。

●屈腕试验和神经干叩击试验均阳性。

这两个试验怎么检查呢?非常简单,向大家介绍一下,大家一学就会。

①屈腕试验(Phalen试验):腕关节极度掌屈,1分钟后,自觉正中神经单一支配区麻木加重者为阳性。可双侧对比。也可在屈腕时,检查者拇指压迫腕部正中神经部位,一分钟后,麻木加重者为阳性(见图2)。

②叩击试验(Tinel征):用手指轻叩腕部,如出现正中神经支配区异常感者为阳性。

这样大家对腕管综合征基本就清楚了,但要注意的是要将其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相鉴别。比如笔者这位学弟的母亲,上一位医生就是把腕管综合征误当作颈椎病来治疗了。神经根型颈椎病除了腕部以远的症状外,往往会有前臂、上臂的阳性体征,Phalen征、Tinel征阴性,但臂丛牵拉试验是阳性的。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就是肌电图,腕管综合征的患者肌电图检查会显示正中神经运动、感觉传导速度有改变,明确提示有正中神经受损。

腕管综合征的治疗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方面。大多数学者认为非手术治疗是有效的,适合于症状轻、病程短、全身情况不允许手术的患者。治疗方法包括休息、制动(夹板短期固定)、药物的应用(腕管内注射类固醇、消炎止痛、营养神经等)、中医理疗等。如果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症状加重或有大鱼际肌萎缩者,则应及早行手术治疗。手术切断腕横韧带,解除对正中神经的压迫。

最后笔者对学弟的母亲施行了“腕管切开减压、正中神经松解术”,术后效果非常满意。在表达对笔者感谢的同时,学弟和母亲也表达了对上一位医生的不满,认为有误诊现象,耽误了治疗。笔者对学弟说:其实许多症状是许多疾病共有的,医生有的时候不能做到一开始就能找到正确答案,往往需要一点一点去排除,才能拨云见日。

因此,笔者提醒大家,当出现上肢麻木症状的时候,医院仔细检查。它既有颈椎病的可能,也有可能是周围神经受卡压造成的,比如这个病例的腕管综合征;另外还有一种发病率也比较高的,叫肘管综合征,以后再作介绍。

文/北京医院 王逢贤图/来源于网络

猜你喜欢

冰淇淋不易融化,都是添加剂“惹的祸”?

所谓“复习神器”功能性饮料:学生该喝吗?

专家教你喝水的学问

关于食用油,这些生活常识你应当知道······









































北京治疗白癜风疗效最好医院
白癜风该如何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rpmwc.com/jczd/4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