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讲解
症状概述
检查诊断
治疗方法
护理常识
预后饮食
疾病预防

局部解剖学2

11:踝管的组成内容及排列

踝管内容物由前向后依次为:胫骨后肌腱,趾长屈肌腱,胫后A、V和胫N,趾长屈肌腱。踝管便狭窄时,压迫其内容物,形成“踝管综合征”

12:胸大肌的位置起止及作用

胸大肌起于锁骨内侧端、胸骨及上6肋软骨,止于肱骨大结节嵴。用于上臂内收内旋和前屈。

13:腋窝的境界、内容及毗邻关系

腋窝由1顶(锁骨、1肋、肩胛骨上缘)、1底(皮肤和浅深筋膜)和前壁(皮肤、浅深筋膜、胸大小肌、胸锁筋膜)、后(皮肤、浅深筋膜、肩胛下肌、大圆肌和背阔肌)、内侧(前锯肌、上4肋及肋间肌)、外侧()肱骨上段和喙肱肌及二头肌短头)4壁组成。

腋腔内有腋动脉、腋静脉、臂丛及其分支、腋淋巴结和丰富的疏松结缔组织。

14:腋A的分段及分支

腋A在第一肋外缘处接锁骨下A,经腋窝至背阔肌下缘续于肱A。按胸小肌的位置将腋A分为3段:(1)从第一肋外侧缘至胸小肌上缘,发出胸肩峰A。(2)在胸小肌的后方发出胸外侧A。(3)从胸小肌下缘至背阔肌下缘,发出肩胛下A和旋肱前、后A。

15:头静脉、肘正中静脉和贵要静脉的起止行程和注入部位

头静脉:起于手背静脉网桡侧,转至前臂前面,沿前臂桡侧、臂外侧上行,经三角肌和胸大肌之间的浅沟注入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

贵要静脉:起于手背静脉网尺侧,转至前臂前面,沿前臂尺侧、臂内侧上行,在臂下1/3处穿过深筋膜,注入肱静脉或腋静脉。

16:肱二头肌的起止和作用

肱二头肌的起点:(长头:肩胛骨关节盂上方,短头:肩胛骨喙突),止点:(桡骨粗隆),作用:(屈肘、前臂旋后)。

17:前臂前群肌各肌层的层次排列和作用

前臂前群肌共9块,位于尺、桡骨与前臂骨间膜前面,可分为浅深两层。浅层:从桡侧到尺侧为肱桡肌(屈肘、前臂旋转)、旋前园肌(屈肘、前臂旋转)、桡侧腕屈肌(屈肘、屈腕、手外展)、掌长肌(屈腕、紧张掌腱膜)和尺侧腕屈肌(屈腕、手内收),其深面为指浅屈肌(屈近侧指关节、掌指关节、腕)。深面:桡侧为拇长屈肌(屈拇指),尺侧为指深屈肌(屈远侧指关节、掌指关节、腕),两肌远侧深面为旋前方肌(前臂旋前)。

18:尺神经和正中神经的分支分布

尺神经:自臂丛的内侧束发出,行于腋动脉和腋静脉之间,在臂上部与肱动脉伴行,约于臂部中点行向臂后方,在肱骨内上髁后方经尺神经沟进入前臂和手部。

正中神经:自臂丛的外侧束和内侧束分别发出外侧根和内侧根。两根共同夹持腋动脉向下合成正中神经的干。在臂上部行于肱动脉的外侧,约至臂中部越过肱动脉行于其内侧之前臂和手部。

19:腕管组成和通过结构

腕管:由屈肌支持带和腕骨沟共同围成。管内有指浅、深屈肌腱和拇长屈肌腱等9条肌腱通过,分别是屈肌总腱鞘(尺侧囊)和拇长屈肌腱鞘(桡侧囊)包绕,两鞘均超过屈肌支持带近侧和远侧2.5cm,两鞘之间有正中神经通过,当腕骨骨折是可压迫正中神经引起腕管综合征。

20:正中神经、尺神经在手部的分支和分布

正中神经:紧贴腕横韧带深面入手掌,通过先发一个返支,绕屈肌支持带远侧缘行向近侧,多有桡动脉伴行,该支支配除拇收肌以外的鱼际诸肌。然后发出3支指掌侧总神经与同名动脉伴行至掌骨头处,各分为两支指掌侧固有动脉,分布于桡侧3个半指掌侧及中、远节背侧的皮肤,并有分支支配第1、2蚓状肌。

尺神经浅支:由尺神经通过屈肌支持带浅面后立即分出。浅支有分为两支:其中一支为至小指内侧缘的小指掌侧固有神经;另一支为指掌侧神经。后者有分为两支指掌侧固有神经,行于第4、5指的相对缘,分布于尺侧一个半指的掌侧皮肤。









































莎莉嘉对海口影响基本结束台风过后你
莎莉嘉对海口影响基本结束台风过后你


转载请注明:http://www.rpmwc.com/jczd/1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