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定义
?年世界伤口愈合协会公布了伤口的定义:皮肤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
慢性伤口
?各种原因所致的皮肤组织损伤经过治疗,愈合时间超过2周的伤口。
形成慢性伤口的原因
全身因素:
年龄老化、营养低下、用药不当
局部因素:
感染与异物、局部血液循环不良、神经支配受损、照射
?年《美国护理杂志》引进创面RYB分类方法分为红色伤口、黄色伤口、黑色伤口、混合性伤口。
↓红色伤口:有健康肉芽组织、干净或正在愈合的伤口↑黄色伤口:有腐肉、渗出或感染↓黑色伤口:有缺乏血供的坏死组织、软或硬痂↑混合性伤口:混有部分健康的及不健康的腐肉或结痂伤口“TIME”原则
T:Tissue清除坏死组织
I:Infection控制感染,恢复菌群失衡
M:Moisture保持创面湿度平衡
E:Edge矫正细胞功能
无论“TIME”哪个阶段,敷料都是伤口处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特别是在保持创面湿度平衡环节,敷料的作用至关重要。
?干--影响伤口床细胞的增长和生长因子的作用
?湿--导致蛋白质流失,破坏伤口周围皮肤,成为细菌生长的良好培养基。
对面久愈的慢性伤口,敷料需在不同时期选择最为恰当的种类,以保证起到最正确作用。
常用于慢性伤口的敷料主要有:
水凝胶敷料、水胶体敷料(以上敷料适用较干燥创面)
硅凝胶泡沫敷料、藻酸盐敷料(以上敷料适用较湿创面)
银离子敷料适用高渗出性且感染或有感染倾向的伤口
案例分享患者右足背有8CM不规则裂口,深至骨头,第3、4跖骨粉碎性骨折,伸肌腱断裂。手术后,发现右足背局部皮瓣坏死,经患者要求,实施保守治疗。
↑表面%黑痂覆盖,有中量渗液,且周围皮肤红肿、发热。
↑通过清创处理后:伤口颜色为75%黄、25%红,肌腱暴露。
敷料涉及:清创胶、银离子水胶体油纱、银离子藻酸盐敷料、免缝胶布、棉垫。
↑经过多次清创,伤口颜色转变为25黄、75%红色,肌腱依然暴露。
↑再一次清创后,伤口颜色呈现%红色,周围皮肤表现为浸渍。通过常规清洗后包敷泡沫敷料持续观察。
↑伤口颜色为%,其渗液为暗红色、无味,周围皮肤处于糜烂状态。
处理方式:常规清洗;修建过高肉芽及潜行上的皮肤
敷料涉及:清创胶、银离子藻酸盐、皮肤保护剂和泡沫敷料。
↑此时伤口愈合明显,继续以常规清洗、修剪过高肉芽处理。
在选择正确敷料的基础上,经过两月左右换药时间,患者伤口完全愈合,效果令患者满意。
?没有一种敷料具备所有理想敷料的特点。
?没有一种敷料适用一个创面的各个阶段。
?应根据具体的伤口状况选择合适的敷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