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运动范围
踝关节中立位是足之外侧缘与小腿成90°。踝关节运动包括背伸、跖屈、内收、外展、内翻、外翻(图9)。
内收与内翻联合运动称为旋后;外展与外翻联合运动称为旋前。这些活动均有对应的肌力维持平衡。凡足背伸与跖屈障碍者说明胫距关节有病变,内收、外展,内、外翻障碍者病变多半在距舟关节及跟骰关节(但应除外肌腱疾患)。
踝关节及足部正常运动范围及其肌肉和神经支配如下:
①踝关节
?背屈:30°胫骨前肌(腓深神经,L4~S1)
趾长伸肌(腓深神经)
?母长伸肌(腓深神经)
?跖屈:45°
小腿三头肌(胫神经,L4~S2)
胫骨后肌(胫神经,L5~S2)
趾长屈肌(胫神经,L5~S2)
?母长屈肌(胫神经,L5~S2)
腓骨长肌(腓浅神经,L5~S1)
?足内翻:35°
胫骨前肌(腓深神经,L4~S2)
胫骨后肌(胫后神经,L4~S3)
?母长屈肌(胫后神经,L4~S3)
趾长屈肌(胫后神经,L4~S3)
?足外翻:15°
腓骨长肌(腓浅神经,L5~S1)
腓骨短肌(腓浅神经,L5~S1)
趾长伸肌(胫后神经,L5~S1)
②趾关节
?背伸
?母长伸肌(腓深神经,L4~S1)
?母短伸肌(腓深神经,L4~S1)
趾长伸肌(腓神经,L4~S1)
趾短伸肌(腓深神经,L4~S1)
?跖屈
趾长、短屈肌(胫神经,L5~S1)
骨间跖侧肌(足底外侧神经,S1~2)
足蚓状肌(足底内侧及外侧神经,L5~S2)
?母长屈肌(胫神经,L5~S2)
?母短屈肌(足底内侧神经,L5~S2)
小趾屈肌(足底外侧神经,S1~2)
⑵主动运动检
①主要针对关节功能情况判断是否有外观改变。检查时应该时刻遵循两侧对照的原则。如活动时有疼痛,应该明确疼痛是否与肌肉收缩有关,可以通过被动活动试验和阻抗试验加以明确。
②踝关节和足的主动活动检查应该在负重(站立)和非负重(坐位)两种情况下进行。负重位:嘱患者用脚尖站立和行走,可以检查踝关节跖屈和屈趾功能;嘱患者用足跟站立和行走,可以检查足背伸和伸趾功能;嘱患者用足外侧站立检查足的内翻,用足内侧站立检查足的外翻。
③非负重位,主要检查足背伸、跖屈、内翻和外翻、内旋和外旋,伸趾、屈趾和分趾,并检查趾的伸、屈、收、展功能。
閭i噷娌荤枟鐧界櫆椋庢渶濂?鍖椾含涓尰鍖婚櫌鐪嬬櫧鐧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