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经络,首先就要研究经络的循行路线,今天的这篇文章专门介绍十四经的循行路线及经脉在体腔内外循行和气血输注部位的特定结构,以《黄帝内经》等典籍记载的经络循行路线所联系的解剖部位及临床总结为基础,图文并茂,便于记忆理解。赶紧看正文吧!
传统经络循行路线分为体腔和体表两部分,经络气血输注的部位是在体表循行路线上。在体腔,经络缝隙由胸腔、腹腔和脏腑表面的浆膜缝隙构成,在体表肢体,则是由皮、肉、脉、筋、骨之间的筋膜间隙构成。下面我们分析十四经经络结构时按照体腔内路线和体表路线分别表述。
一、手太阴肺经1.《灵枢·经脉》原文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2.经脉循行结构定位(1)体内循行路线:手太阴肺经,起于脾胃中焦之间的腹膜间隙,向下联络大肠,返回向上循着胃的上口(贲门),向上穿过横膈裂孔,联属肺与纵隔之间的胸膜腔隙。在与肺相连的呼吸道(气管、支气管)的胸膜腔隙横行从腋下出于体表。
(2)体表循行缝隙:(上臂部)行于肱二头肌桡侧与肱肌、喙肱肌之间的肌肉缝隙处,行于手少阴、手厥阴之前,下行肘中;(前臂部)沿着桡骨下缘的肱桡肌与桡侧腕屈肌之间的缝隙至腕后寸口;(手掌部)沿着大鱼际与第一掌骨之间的缝隙到大指桡侧指甲角。其支脉:从腕后分出,沿拇、食指之间的缝隙到食指桡侧指甲角。(图1)
图1手太阴经体表循行解剖
二、手阳明大肠经1.《灵枢·经脉》原文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夹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夹鼻孔。
2.经脉循行结构定位(1)体表循行缝隙:手阳明大肠经,(手掌部)起于食指桡侧指甲角,循食指桡侧第一、二掌骨之间,向上到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的间隙;(前臂部)循桡骨桡侧缘肱桡肌与桡侧腕长、短伸肌之间的缝隙,进入肱骨外上髁桡侧的间隙;(上臂部)肱肌、喙肱肌与肱三头肌外侧头之间的缝隙,上行到肩部三角肌肌束与中部肌束之间的间隙,与颈椎部位的大椎穴交会后,向前下入锁骨上窝,进入体腔循行。(图2)
图2手阳明经体表循行解剖
(2)体内循行路线:联络肺部胸膜间隙,穿过膈肌的裂隙,向下联属大肠部位的腹膜间隙。
(3)支脉体表循行缝隙:(头颈部)从锁骨上窝处分出,向上行于颊肌的缝隙间,进入下牙龈与牙床缝隙间。沿口唇内绕口一圈,左右交叉于人中穴处,止于鼻唇沟处的迎香穴。
三、足阳明胃经1.《灵枢·经脉》原文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夹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夹脐,入气街中。
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髌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
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2.经脉循行结构定位(1)头面部体表循行缝隙:足阳明胃经,起于鼻旁,向上在鼻根部交于足太阳经,向下沿着鼻唇沟外侧,进入上牙龈与牙床缝隙间。沿口唇内绕口一圈,在唇下交会于承浆穴之后向两侧沿着下颌骨下缘至咬肌前缘的缝隙处,过咬肌高点沿着咬肌后缘向上,从下颌关节间隙向上穿过颧弓行于颞肌后缘缝隙,至颞肌上缘与帽状腱膜缝隙处。
(2)头面部分支体表循行缝隙:从咬肌前缘大迎穴向下沿咽喉两侧胸锁乳突肌前缘缝隙,横入锁骨上窝进入体腔内循行。
(3)体内循行路线:进入缺盆后,沿食管两侧的胸膜腔间隙,向下穿膈肌裂孔进入腹腔联属胃部的腹膜间隙,联络脾(包括胰)部位的腹膜间隙。腹腔内支脉,从胃下口分出,向下沿腹膜间隙至腹股沟处的肌肉间隙。
(4)躯干部体表循行缝隙:从锁骨上窝在胸大肌与锁骨下肌之间向下沿胸大肌与肋间肌之间的缝隙循行(乳头直下,正中线旁开4寸),继续向下行于腹直肌鞘与腹横肌筋膜之间的间隙(脐旁2寸),在腹股沟处肌肉间隙与体腔内行经脉相合,行于下肢体表。
(5)下肢体表循行缝隙:(大腿部)行于股直肌与股外侧肌之间的间隙至髌韧带外侧与膝外侧韧带的间隙处;(小腿部)行于胫骨前肌与趾长伸肌之间至踝部;(足部)沿第二、三跖骨之间,于骨间肌的缝隙中行至第二脚趾外侧指甲角。(图3、图4)
图3足阳明经体表循行解剖1
图4足阳明经体表循行解剖2
(6)下肢支脉体表循行缝隙:①从膝下3寸分出,沿趾长伸肌外侧下行至第三脚趾外侧;②从脚背分出沿第一、二跖骨之间,到大趾外侧指甲角。
四、足太阴脾经1.《灵枢·经脉》原文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夹咽,连舌本,散舌下。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
2.经脉循行结构定位(1)体表循行缝隙:(足部)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指甲角,过第一跖趾关节处,沿第一跖骨与足底内侧肌群的缝隙处,至内踝前下与足舟骨的缝隙。(小腿部)向上行于胫骨后肌与趾长屈肌之间的缝隙至膝关节髌韧带与外侧副韧带之间。(大腿部)上行于股直肌与股内侧肌之间的缝隙,行至腹股沟处进入体腔循行。(图5)
图5足太阴经体表循行解剖
(2)体腔循行路线:从腹股沟处进入体腔后,联属脾部(包括胰)的腹膜间隙,联络胃部位的腹膜间隙。向上穿过膈肌食管裂孔沿食管周围的胸膜间隙向上到达舌根部,布散舌下的黏膜间隙。
(3)腹腔内支脉循行路线:从胃部经脉分出,向上穿过膈肌主动脉裂孔,随主动脉根部胸膜进入心包。
(4)胸腹部体表循行缝隙:循行于腹部腹内外斜肌和腹横肌之间(前正中线旁开4寸)和胸部前锯肌与肋间肌之间的缝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至第二肋间隙周荣穴后折向腋下,络于大包穴(脾之大络,出渊腋下3寸,布胸胁)。
五、手少阴心经1.《灵枢·经脉》原文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
其支者:从心系,上夹咽,系目系。
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2.经脉循行结构定位(1)体内循行路线:手少阴心经,起于心内膜下间隙处,联属心部的包膜,向下穿膈肌裂孔,联络小肠周围的腹膜间隙。体腔内支脉:从心脏相连的大血管向上沿食管两侧的胸膜缝隙向上一直进入颅腔,连接眼球后部的血管神经间隙。体腔内直行主干:从心脏相连的大血管间隙折返至肺部胸膜间隙,沿腋下横行出于体表。
(2)体表循行缝隙:(上臂部)从腋窝深处胸大肌与肱二头肌短头之间的间隙,向下沿肱二头肌内侧缘与肱肌之间的缝隙下行肘关节内侧;(前臂部)沿尺侧腕屈肌与掌长肌、指浅屈肌之间的缝隙至腕部豌豆骨内侧;(手部)沿掌内第五掌骨桡侧与小鱼际肌桡侧缝隙至小指桡侧指甲角。(图6)
图6手少阴经体表循行解剖
六、手太阳小肠经1.《灵枢·经脉》原文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
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
其支者:别颊上,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2.经脉循行结构定位(1)体表循行缝隙:(手部)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尺侧指甲角,沿第五指骨尺侧缘与小鱼际肌内侧缘之间的缝隙至腕部三角骨;(前臂部)沿尺骨与尺侧腕伸肌之间的缝隙(注:有学者认为是尺侧腕屈肌与尺侧腕伸肌之间的缝隙)上行至尺骨上端绕行至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侧髁之间。(图7,手太阳经路线解剖示意图,为了显露尺骨,而删除了尺侧腕屈肌)
图7手太阳经体表循行解剖
(2)体内循行路线:从锁骨上窝进入胸腔后,联络心周围的胸膜间隙,沿着食管两侧的胸膜间隙向下穿膈肌食管裂孔进入腹腔,到达胃部腹膜间隙,下行至小肠周围腹膜间隙。
(3)体表支脉循行缝隙:①从锁骨上窝沿胸锁乳突肌后缘上面颊部咬肌前缘,至眼外角,反折进入耳中;②从面颊部支脉分出上行至眼眶下面肌缝隙处,到达鼻根部向上至眼内角(斜行细络到达颧弓上下间隙)。
待续......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次多少钱北京治好白癜风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