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李钊通讯员陈毅
1月14日上午,医院骨三科迎来了一位大约50多岁满脸笑容的大妈和欢喜的家属,大妈来到办公室说,“我是来向周志成医生表示感谢的,今天亲自来送上锦旗,以表达我对咱们创伤救治中心的感激之情。”说着,她展开锦旗,红色的背景下映着“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八个亮闪闪的大字。几句简洁的话语,满溢着对医务人员高尚医德、高超医术、贴心服务的高度肯定和赞扬。
周志成表示,患者的康复是全体医务人员最大的心愿,患者及其家属的感谢与信任,是对医务人员服务的最好肯定,更是对医务人员“治病救人”神圣职责的不断鞭策与激励,科室将以此为动力,一如既往地更好地服务每一位患者,让患者早日康复。事情的起因还要从5个月前讲起,汝南县的蒋女士在玉米地里浇水后,用沾着水的右手接触电插板准备拔掉抽水机电线插头时,被电直接击中昏迷。家属随即将蒋女士救起,发现她的右手拇指及中指出现明显的烧伤,医院进行救治。医院救治中医生发现,蒋女士的右手大拇指大量水泡,局部明显坏死,并且患者出现间断现恶心、呕吐等症状。随即,被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
医院骨三科周志成立即向市创伤中心主任、医院骨三科主任杨东辉汇报,病情平稳清创后发现蒋女士右手拇指缺损、右手中指末节部分坏死,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治疗方案。根据科室讨论商榷的救治方案,创伤中心医务人员需要从患者左脚第二趾上取一截带趾甲、带骨头、带肌腱、带血管的组织,移植到右手拇指上,从而保持拇指的完整。而手术的难度在于,从脚上取下来的趾头要和拇指的血管相吻合,要在放大二十倍的显微镜下用比头发丝还细的线,把血管吻合缝好并保证畅通。
“手术的难度在于血管、神经、肌腱等对接,因为稍有不慎,移植上去的脚指头不会存活。”周志成回忆当时手术情景时说,很幸运,经过骨三科多名显微外科专家7个多小时的精细手术,患者“大拇指”血流很顺利。术后第二天,“大拇指”就能轻度弯曲,经过后期的康复训练,移植后的拇指功能可以恢复到以前的80%到90%。出院后,骨三科医务人员通过定期电话随访等渠道,对患者的愈后康复进行全面指导。如今,手术过去近半年时间,蒋女士的“拇指”功能恢复良好,能够拿筷子,包饺子,拧茶杯盖等日常活动,便出现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据了解,年4月,为了实现对危急创伤患者更加快速、更加高效、更加专业的生命救护,依托医院建设的驻马店市创伤救治中心成立,医院继挂牌国医院后,进入发展快车道,医医院发展腾飞历程中采取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驻马店市加强急危重症相关学科建设,提高急危重症相关救治水平,建设“健康驻马店”民生实事之一。
目前,创伤救治中心主要承担因意外突发事件、公共性群体伤害事故等导致的危及生命的人身创伤性疾病的救治任务。医院优势医疗资源,将多学科进行系统化整合,统一调度,组成无缝连接的救治链,以病人为中心,以呼救为触发点,以“时间就是生命”为理念,争取在最短时间内给病人以及时、有效、全面的生命救护,构筑全市乃至整个豫南地区的先进创伤救治中心。
来源:大河客户端编辑: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