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汪镇卫生院80多名医护人员在7.19洪灾中,不分昼夜坚守在抗洪一线,两个月来,一个个救灾背后的感人事迹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
垫资82万,开通绿色治疗通道
7.19,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席卷了我区十几个村庄。东汪镇中心卫生院7月19日凌晨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召开会议,紧急组建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医疗救治队,做好一切准备,收治受灾群众。
由急诊科组成的外部救援队和救护车,哪里有伤员就上哪里去。仅20日一天,冒着大雨,涉着洪水出动救护车救治病人25人次。
赵成林和李奇钢大夫在膝盖深的水里抬着担架不知道救出多少伤病人员,也不知道自己救治的都是谁,在洪水中,他们就一个念头,救人!救人!!
20日晚,在水里浸泡了一天的两人都开始拉肚子,赵成林还发起了高烧。吃点药,顾不上休息他们又投入新一轮的救治中去。
由于受灾群众转移出来时,几乎没有携带任何东西,为保证群众能及时得到救治,该院院长赵海臣召开紧急会议,开启绿色医疗通道,“救治伤病的受灾群众,所有手续全免,医药、手术费用全部由卫生院先行垫资。”
截止8月25日,卫生院共为救治大贤村、景家屯、王麻村等12个受灾村垫付资金82万余元。
和死神赛跑,确保受灾群众生命安全
7月20日上午10点,东汪医院求救电话,重症肌无力患者刘双翠病情严重。赵成林、李奇钢和韩蕾大夫跟随救护车来到大贤村。
眼前一片狼藉,水深没膝。赵成林和李奇钢抬着担架冒雨往村里走,湍急的水流冲的他们站不住脚。看见韩蕾紧跟上来,赵成林说:“韩大夫,你是女同志在车上等着吧。”韩蕾擦着脸上的雨水说:“多一个人多一点希望,我和你们一块儿去。”
被武警战士用冲锋舟载出来的刘双翠,双目紧闭,呼吸困难,出现昏迷状态,呼吸机被水浸泡已经失去功能。三个人知道,没有呼吸机,重症肌无力患者分分钟就会失去生命,情况万分紧急。由于水深,救护车开不过来,三个人决定和死神赛跑,他们抬起刘双翠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向救护车。韩蕾完全没有了女医生的矜持,她接过李奇钢手里的担架,咬牙跑起来。
上了救护车,赵成林迅速地给刘双翠使用了氧气袋。刘双翠自己不能呼吸,医院去的路上,李奇钢控制着氧气袋上的气球,一下一下地给刘双翠输送氧气。看着刘医院急诊室,三个人长长地松了口气,刘双翠得救了。
天气闷热,受灾群众急重病患不断增加,卫生院全体医护人员昼夜奋战在救治一线。仅7月21日一天住院部接诊伤病患者了人。至8月25日,卫生院共救治灾区群众余人,住院收治受灾伤病员人次,医院重症患者5人,给灾区群众提供食堂就餐人次,医护人员下乡次,累计消杀面积.79万平方米,各村医疗点诊疗救治人次,发放药品盒。
东汪镇卫生院全力以赴,尽最大努力保证了灾区群众的生命安全。
舍己救人,擦干眼泪坚守岗位
在7.19抗洪救灾当中,卫生院全体医生不顾个人安危、不顾家庭困难、不顾身体有病,一直坚守在抗洪一线。
内科副主任高秀英,38岁怀上二胎,一家人喜不自禁,小心翼翼地呵护着高秀英。7.19后,高秀英和全院医护人员一起投入到紧张地抗洪救灾中。
作为内科的骨干医生,她一连五天没有离开岗位。怀孕以来,高秀英都没有什么妊娠反应,同事们劝她休息会儿,注意胎儿。她说:“这么多受灾群众需要治疗,哪有时间休息。”
7月24日中午,给患者诊断病情的时候,高秀英感觉到肚子不时地有阵痛现象,她知道自己是太累了。她想,中午的时候找个地方躺一下,休息休息。
下午,看着门诊里排队等待治疗的伤病群众,高秀英感觉实在走不开,再坚持一下,今天晚上一定回家休息一晚上。高温酷暑,她一边擦汗一边不停地开着药方。
忽然,肚子一阵绞痛,高秀英的脸色越来越苍白。躺在妇产科的病床上,同事红着眼睛告诉她,孩子保不住了,两行眼泪顺着高秀英的脸颊流了下来,70天了,这个让全家人喜之不尽的小生命离开了她。
怀着无限的遗憾和悲伤,高秀英做了吸宫手术。在床上躺了两天,她又回到卫生院,回到内科门诊开始接诊患者。
卫生院路大奎书记说:“我们的医护人员都是好样的,医院进修的郑乐大夫得知家乡受灾第一时间赶回卫生院,和同事一起坚守在救灾一线。
不少医护人员家里不同程度地遭灾,河会王丽娜、陈丽,景家屯的靳韦,大贤村的周杰,王麻村的李慧芳,那是他的许闺臣、田延琼,任麻村的高静静,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一直没有离开医疗队伍。
记者在翻看卫生院抗洪救灾时的影像资料时,发现工会主席孙建军的右手受伤的照片。医院门口装沙袋的时候右手中指肌腱断裂的,就地做了肌腱吻合手术后,他仍然坚持工作,一天都没休息。
“洪水无情,人间有爱”,这是南市屯村民晋老彬送给东汪镇卫生院的锦旗。接收了三面锦旗后,赵海臣说:“以后卫生院不再接受锦旗,让群众把钱都用在灾后重建上。”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信云南白癜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