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经在人身体里是一个很关键的一条经络,《黄帝内经》上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胆经因为承受了大量的肝毒,很容易瘀滞堵塞,进而影响到肝脏的毒素也无路可排,所以胆经需要经常加以疏通。敲胆经是增加了胆经的气血流量,及时缓解了肝脏的压力,从情志上讲它也会大大提高人决断的能力,让人更加自信、更加果敢。
身心本是一体,有哪些心理问题必产生相应的生理病变,如经常生闷气的女士就很容易发生子宫、卵巢和乳房的问题,恐惧和忧虑会造成男子长期的性功能障碍,脾气急躁的人最爱患高血压、心脏病,精神紧张的人常会得胃溃疡。如果你胆的功能强大,你所谋虑的事情就能够及时的被决断,你的心情也就会舒畅,如果你所谋虑的东西不能被及时的决断,你会产生抑郁,胆经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胆经一共有四十四个穴位,是穴位众多的这么一个经络。胆经起自眼角外瞳子髎,循头转一圈,转到脖子风池穴,这个风池穴有明目的效果;然后上到肩膀上,顺着肩膀、腋下下来,从肋骨走下来顺着大腿根,然后到臀部后面,顺着大腿的外侧直到脚外侧,在脚的第四趾和小趾这间的缝隙,这是一条整个的胆经。
胆经为足少阳经,为半表半里之经,与外界并无直接的通道,所以其浊气须借肠道而出。有人敲胆经后排气多了,大便也色深味重了,便是肝胆之毒素从肠道而出了。也有些人敲完胆经后头痛脑胀、失眠多梦,这多是因胆经之浊气没能从肠道及时排出,而循同名经手少阳三焦经上于头面所致。这时只要拔动胆经的阳陵泉,让电麻的感觉传导到脚趾,同时点揉右侧三焦经的支沟穴,不适症状都会明显改善。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敲打,减肥敲带脉,腿粗,敲胆经,要用指节来敲,通常是从上往下敲,重点敲一敲腿,就可以把赘肉减下去,然后用阳陵泉测试到底敲打通没通,如果已经麻到脚的外侧了,证明这条胆经敲通了。
敲胆经要配合按心包经和肝经的太冲。敲胆经可以调理肝胆,但若线路有瘀滞就会火旺,配合按摩那两个经络,可以保持经络顺接畅通。而且23点到凌晨1点不要敲胆经,容易导致肝火大而失眠。
经络上的穴位:
风池: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对眼睛酸涩,头部眩晕有治疗作用。把眼睛闭上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一起按揉风池穴,按的方向是奔鼻子的位置。冲鼻子方向使劲,按的感觉是酸胀。
肩井:大拇指贴在脖子然后把手弯成弓型中指点的肌肉的位置有一个凹陷就是肩井穴。主治痛症。对头痛、眼痛、肩膀痛、乳腺痛、牙痛等上半身痛均有缓解作用。
带脉:把手贴到脸上,肘尖对的这个位置,对的肋骨的这个位置叫章门穴,这是肝经的位置,这个带脉呢在章门穴下三个手指头。经常敲打带脉区域(平躺的时候,在肚脐眼两侧腰的附近这块有赘肉)就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减肥的效果。把肋骨边缘的章门穴和京门穴这两个大穴也一起敲打,对于调节肝脾和补肾效果非常明显。敲带脉范围要大一些,敲带脉可以减少腹部的赘肉,尤其是腹部两侧的赘肉效果最好。其它好处是可以预防乳腺增生,还可以治疗妇科很多疾病。可以调节月经,调节白带,调节妇科问题。
风市:站立起来中指点的地方。是一个很敏感的穴位。是治疗一切皮肤急症的要穴。对风症(如吃海鲜引起的疹子),拘挛有缓解作用。风市是来治疗一切斑疹、疔疮的一个要穴,它是治疗皮肤病,尤其是皮肤瘙痒症的要穴。
阳陵泉: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光揉效果不好,一定要拨动它。是测试胆经是否通畅的一个穴位。所有关于筋的问题都是阳陵泉这个穴位的适应症。对中风,脑血管后遗症等筋病有治疗作用。能预防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小儿多动症。
丘墟:位于足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可以治疗和预防腿脚抽筋,肢体、脏腑的各种炎症,眼睛发炎,中耳炎都会有很好的效果。如果经常爱崴脚的人,就要多揉一揉丘墟穴,然后多揉一揉阳陵泉,把这条经络打通了,气血下去了,就不容易崴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