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讲解
症状概述
检查诊断
治疗方法
护理常识
预后饮食
疾病预防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上篇

病理概述本病是腰椎间盘因外伤或腰部软组织慢性劳损所致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突出或脱出,压迫脊神经或者马尾神经,而出现的以腰腿放射性疼痛、下肢及会阴区感觉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严重时可引起下肢瘫痪。针刀应用解剖-弓针刀应用解剖-弦091011针刀应用解剖-血管,神经01

(1)腰丛

腰丛由第1~3腰神经前支及第4腰神经前支的大部组成。第l腰神经可能接受第12胸神经束的l束纤维。腰丛位于腰方肌的内侧缘,腰大肌后侧,腰椎横突前侧。

腰神经前支构成腰丛的方式在不同个体间有差别,一般情况下,第l腰神经前支在第12胸神经发支加入后,分为上、下2支,上支较粗,又分成髂腹股沟神经和髂腹下神经;下支较细,同第2腰神经前支的1支合并形成生殖股神经。第2腰神经前支余部、第3腰神经前支全部和第4腰神经参与腰丛的构成,均分为腹侧支和背侧支。腹侧支联合成闭孔神经,有时,第3、4腰神经前支的腹侧支还另外形成一副闭孔神经。第2、3腰神经的背侧支各分一小部和一大部,2者的大部与第4腰神经的背侧支形成股神经,小部则合并成股外侧皮神经。另外,腰丛还发出肌支。

02

(2)骶丛

骶丛是由腰骶干、第1~3骶神经的前支及第4骶神经前支的一部分构成。此丛位于盆腔后壁,梨状肌前面。骶丛略呈三角形,尖向坐骨大孔下部集合,向下移行于坐骨神经。

3)尾丛

尾丛主要由第5骶神经及尾神经的前支构成,第4骶神经前支以一小支加入其中。第5骶神经前支自骶管裂孔穿出后,在骶角的下侧绕骶骨外侧转向前,穿尾骨肌到达盆面,与第4骶神经前支的降支结合,形成小干,在尾骨肌的盆面下行。尾神经前支经骶管裂孔穿出后,绕尾骨的外侧缘,穿尾骨肌,在该肌盆面与上述第4、5骶神经的分支所合成的干相结合,形成尾丛。并自此丛分出肛尾神经,穿骶结节韧带,分布于尾骨附近的皮肤。

03病因病理临床表现

(1)多发生于30~50岁的青壮年,男女无明显区别。患者多有反复腰痛发作史。

(2)腰痛伴坐骨神经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腰痛常局限于腰骶部附近,程度轻重不一。坐骨神经痛常为单侧。疼痛沿大腿后侧向下放射至小腿外侧、足跟部或足背外侧。行走时间长、久站或咳嗽、打喷嚏、排便等腹压增高时均可使症状加重,休息后可缓解。疼痛多为间歇性,少数为持续性。

(3)下肢麻木:多局限于小腿后外侧、足背、足外侧缘麻木或皮肤感觉减退。

(4)多数患者有程度不同的脊柱侧弯,侧弯多突向健侧。

(5)压痛伴放射痛,用踇指深压棘突旁,患部常有压痛,并向患侧下肢放射。

(6)患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患者仰卧,两下肢放平,先抬高健侧,记录能抬高的最大度数;再抬高患侧,当抬高到产生腰痛和下肢放射痛时,记录其抬高度数,严重者抬腿在15°~30°。再降低患侧至疼痛消失时,将踝关节背屈,症状立即出现,此为加强试验阳性,可与其他疾病引起的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相鉴别。

(7)反射和感觉改变:神经根受累后,可发生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障碍。腓肠肌肌张力减低,趾背伸肌力减弱。L2~L3神经根受累时,膝反射减低;L4神经根受累时,膝、跟腱反射减弱;L5和S1神经根受累时,跟腱反射减弱。神经根受累严重或过久,相应腱反射可消失。

图片说明临床表现(8)X线检查:在正位平片上,腰椎侧弯是重要的X线表现,侧弯多数是由突出的间隙开始向健侧倾斜,患侧间隙较宽。侧位片可见腰椎生理前凸减小或消失,甚至向后凸,椎间盘突出的后方较宽,所谓前窄后宽表现。早期突出的椎间隙多无明显改变,晚期椎间隙可明显变窄,相邻椎体边缘有骨赘生成。诊断要点

(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生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打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趾背伸力减弱。

(6)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检查可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您看此文用分秒,转发只需1秒呦~-

不要自私,转发朋友圈,朋友爱死您~

注:从年5月1日起全国各地每个针刀学习班都设有尸体解剖课程、针刀理论+临床+尸体解剖,学期8天时间,全国统一学费元请各位医护人员相互转告下!

不要自私,转发朋友圈,朋友爱死









































合肥白癜风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安全


转载请注明:http://www.rpmwc.com/jczd/3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