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
潮
开启一周,降雪霸屏7天,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寒潮到底有多冷?看图就知道!到底该怎么样保暖,有小圈还怕啥!
中央气象台1月8日18时发布寒潮黄色预警:受冷空气影响,9日至10日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黄淮西部、江淮西部、华南沿海及云南东部等地气温下降6~8℃,局地降温达10℃以上。
寒潮多冷?顺完口溜你就懂!
如果你在被窝睡得正香,
床以外的地方都是远方,
手够不到的地方都是他乡,
上个厕所都是出差到遥远的边疆!
暖身指南?教你从头暖到脚!
头部
不注意头部保暖,容易引发鼻炎、头痛、牙痛、三叉神经痛等疾病,严重会诱发脑血管疾病。
暖头小贴士
1.搓头
十指大面积抓梳整个头部,顺逆时针各36次,可以疏通头部经络,气血畅通,增强头部御寒功能;
2.梳头
每天清晨梳头百余次,使头皮发热,有利于头部经络气血通畅;
鼻子
鼻黏膜接触冷空气后,黏液分泌减少,毛细血管变脆,导致病菌进入肺内,增加呼吸道感染的几率。
暖鼻小贴士
1.温水冲洗鼻腔
回家后用温水冲洗鼻腔,能将灰尘等污染物冲洗出去,还能软化并冲洗出鼻腔中形成的黏性分泌物;
2.按摩鼻翼
早晨和睡前,双手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30次左右促进气血流通;
耳朵
冬季经常按摩双耳,不但能预防冻疮,还有助于肾脏的保健和气血的顺畅。
暖耳小贴士
1.拉耳垂
用两手拇指、食指揉搓耳垂至发热,然后向下拉耳垂15次~20次;
2.提耳尖
双手捏住双耳上部耳轮,适度提拉耳尖,提拉时大拇指和食指顺便按揉耳尖,微微发热为止;
背部
背宜常暖,如果忽视背部保暖,容易受风寒之邪入侵,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暖背小贴士
1.晒太阳
加穿一件棉毛背心,可在中午光照强烈时出门散步,接触阳光;
2.按摩捶背
沿脊柱两侧进行,自上而下轻拍轻叩。捶背的速度以每分钟60下~80下为宜,每天1次~2次,每次捶20分钟即可;
双手
天冷皮脂腺的分泌减少,手脚的热量和油脂挥发很快且容易干燥,故会出现皲裂、流血等症状。
暖手小贴士
1.按摩穴位
按摩阳池穴能使阳气充足,让手暖起来。阳池的位置在腕背横纹中,当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中;
2.注重食疗
喝大枣生姜汤,用大枣10个、生姜5片、红糖适量,煎汤代茶饮,每天1次,坚持服用;
膝部
膝关节脂肪含量少,且冬天膝关节周围供血减少,保护和调节功能下降,易诱发膝关节疼痛。
暖膝小贴士
1.热敷
晚上可以对膝关节进行热敷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膝部不适,缓解膝部疼痛和肌肉痉挛,减轻肿胀;
2.重点保护
冬天外出锻炼时可戴上护膝,并注意运动不可过量。晚上睡觉被子要盖住膝部或风湿部位;
双脚
肾和脾胃的经脉都起源于脚,但双脚距离心脏最远,血液流经“路程”最长,血液供应往往不足。
暖脚小贴士
1.足部按摩
每天用双脚掌对搓,或用右手搓左脚心,左手搓右脚心,坚持按摩可增强体质,提高御寒能力;
2.热水泡脚
每晚泡脚20分钟,同时按摩脚掌的涌泉穴,起到调理脏腑、疏通经络的作用。
寒潮预警来袭?!咱!不!怕!有小圈陪在你身边,从头到脚支暖招,还怕啥?!跟着小圈动起来,强身健体温暖过寒潮!
主编
关芳
编辑
雷萧宇
维护
雷萧宇
部分信息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生命时报、健康时报
点
猜你喜欢:
1.自制柠檬姜蜜水,一招教你冬季御寒!
2.两道自制小食品帮你清肺润肺!
3.泡一泡捏一捏可以调节气血!调理肝脾肾!(内附秘方)
点击“阅读原文”看更多精彩视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