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相关下肢损伤
Author:Lisa翻译:常晓
最后更新日期:-05-28.
跑步,对于50岁以上朋友不建议,50岁以上朋友适合太极、游泳!太极、游泳运动不伤关节!
引言—跑步是全世界最流行的运动方式之一,定期跑步者不计其数。仅美国的定期跑步者就多达万人,其中不有多万人每年的跑步日数至少为00[]。虽然跑步对健康有诸多益处,但损伤风险也较高;每年有多达一半的跑步者受伤[2]。虽然部分损伤是由创伤造成,但大多数损伤的原因都是过度使用。
跑步十分流行,可以采用非手术治疗的跑步相关过度使用性损伤十分常见,因此初级保健医生可能需要处理很多受伤的跑步者,应当熟悉相关常见问题的诊断和治疗。本专题将总结跑步相关性常见下肢损伤的危险因素、诊断、处理和预防。特定损伤详见其他专题,包括本文介绍的损伤。(参见“踝关节扭伤”和“髌股疼痛”和“髂胫束综合征”和“腘绳肌及肌腱损伤”和“跖骨干应力性骨折”和“跗骨(足)足舟骨应力性骨折”和“足底筋膜炎”)
一般流行病学—跑步者的下肢损伤发病率为9.4%-79.3%[3]。膝关节最常受伤。最常见的诊断包括:髌股疼痛(patellofemoralpain,PFP)、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medialtibialstresssyndrome,MTSS,也称胫骨疼痛综合征)、跟腱病变、髂胫束综合征(iliotibialbandsyndrome,ITBS)、足底筋膜炎(plantarfasciitis,PF)以及跖骨和胫骨的应力性骨折[3-6]。年的一项调查通过,多例全年跑步者发现,超过0%的跑步者在过去的2个月内经历过髋部和/或腰部疼痛[7]。在马拉松跑步者中,男性更常出现腘绳肌和小腿问题,而女性更常出现髋部症状[8]。跑步是军人中常见的受伤原因[9]。
据一项纳入例跑步者的回顾性调查报道,总体损伤率为46%;但40岁以上跑步者的小腿、跟腱和腘绳肌软组织损伤发生率更高,他们在参与者中占34%[0]。男性跑步者和一周跑步6日且超过30英里(48km)的跑步者更有可能受伤。
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通过例随访2年的跑步者发现,73%的女性和62%的男性受伤,伤者中有56%在研究期间受伤次以上[]。
危险因素—尽管跑步非常流行且常见相关损伤,但很少有研究可以成功确定哪种危险因素最容易引起损伤,可见许多跑步相关损伤都涉及多种因素。各研究都一致显示可增加未来跑步相关损伤风险的变量很少,既往损伤史便是其中之一[2,4,2]。因此,受伤的跑步者前来就医时都应询问既往损伤史,包括既往治疗。既往损伤未完全康复和没能解决和既往损伤有关的潜在危险因素时,再次损伤的可能性会增加。各研究也一致发现跑步里程较长会增加损伤风险[3]。肥胖与跑步损伤风险增加有关[4,5]。
跑步相关损伤涉及的危险因素可能很多,且可分为内在危险因素(如,解剖解剖和其他个体变量,包括性别和BMI)和外在危险因素(如,训练变量和设备)。
内在危险因素
解剖学—人们认为很多解剖因素都会促发跑步损伤,但不少常见观点都未得到文献支持。PFP就是最好的例子,这是跑步者中常见的膝关节疼痛原因。导致膝关节Q角过大(常见于女性)的下肢力线问题常被视为PFP的病因,但绝大多数研究反驳了这一观点。
据称足型也是一个危险因素,但大多数关于跑步者的研究都未发现足部结构与特定损伤始终存在关系。一个小组研究大学越野跑步者后发现,解剖结构变异和运动相关腿部疼痛的可能性之间没有关系[6,7]。但有一个重要的例外,即弓形足(高足弓)与多种损伤相关[2,8]。各研究涉及的损伤包括:胫骨应力性骨折、PFP、PF和跟腱病变。(参见“胫骨和腓骨应力性骨折”和“髌股疼痛”和“足底筋膜炎”和“跟腱病和跟腱断裂”)
部分研究者提出,肢体不对称(即,下肢不等长)可能会增加包括应力性骨折在内的伤风险[9,20],但并非所有研究都支持这一结论。这些相互矛盾的结果提示仅凭解剖结构不足以解释为什么跑步者的损伤风险很高。许多经验丰富的运动医学医生认为,这个问题的重点在于下肢长度差异是否影响步态,而不是是否达到了某些测量阈值。
性别和年龄—性别和年龄可能会在部分跑步相关损伤中发挥着一定作用,但这方面的文献相互矛盾:
●一项前瞻性研究纳入了例男性和女性跑步者,他们为准备0km的比赛而参加了某训练项目,结果发现50岁及以上女性的损伤风险增加,30岁及以下的女性的风险较低[2]。
●一项前瞻性研究通过例跑步新手发现,在为期3周的训练项目中,BMI更高是男性(而非女性)跑步者的危险因素(HR.5,95%CI.05-.26)[22]。而距舟骨下降与女性的损伤有关,但与男性的损伤无关(HR0.85,95%CI0.75-0.97)。
●一项纵向研究调查了5年间的前高中越野跑步者,其发现女孩的损伤率显著高于男孩(每例运动暴露的损伤数为6.7vs0.9)[23]。
多项研究均发现性别为女与应力性骨折风险有关,尤其是骨密度较低、月经失调和膳食性缺乏的女性,如女运动员三联征。应力性骨折的危险因素详见其他专题。(参见“应力性骨折的概述”,关于‘危险因素’一节)
虽然不是所有研究都发现年龄是跑步相关损伤的危险因素,但数项观察性研究都认为年龄与多种损伤相关。和上述前瞻性研究不同[2],一项纳入2多例跑步者的回顾性研究发现,年龄小于34岁与男性及女性的PFP风险增加有关,并且与男性的ITBS、髌腱病变和胫骨应力综合征风险增加有关[5]。这些发现可能表明40以上的跑步者主要由低损伤率人群组成,而对此经历损伤的跑步者更有可能会放弃跑步。
尚不清楚体重是否是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性别无关。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通过例随访了2年的跑步者发现,膝关节僵硬会升高损伤风险,而僵硬与体重>80kg有关[]。
外在危险因素—许多有关解剖变异与损伤风险间关系的传统观念都没有得到研究的一致支持[24]。很多研究者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