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讲解
症状概述
检查诊断
治疗方法
护理常识
预后饮食
疾病预防

终于知道夏天为什么睡不醒了体内湿不除,

中医认为,“湿气”是引发及恶化疾病的关键。因为环境和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因素,每个人体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湿气。湿气不除,人会莫名犯困没有精神,睡再久也睡不够,而且会引发各种严重疾病。有没有湿气,来测一测就知道啦!

之前我对食疗养生一点都不懂,生活习惯都是由着自己的喜好。其中一点就是爱喝冷饮、冰镇啤酒和各种冷冻食品,饮料都放满了冰箱。一到冬天我就爱吃火锅,最爱涮肉,但中医认为这些吃多了,就会导致痰湿。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我总是觉得特别疲劳,头发昏,打不起精神来,小腿肚子还发酸、发沉,感觉全身很浮肿。尤其是春夏愈发觉得贪睡,身体无力犯困。有一次感冒了怎么也好不了,无奈去老中医那里检查,才知道这些问题都是因为体内有湿气的体现。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体内是否有湿气呢?体内有湿气的8大表现

1.  头发爱出油、面部油亮2.  浑身无力,常感到疲倦,精力不集中3.  舌头边缘有锯齿,俗称“裙边舌”4.  女性阴部潮湿(瘙痒异味)菌类腐败,男性阴囊潮湿。5.  机能衰退,对房事不感兴趣质量不高,男性阳痿早泄。6.  睡觉打呼噜,痰多,咳嗽7.  大便稀黏腥臭,粘稠不成形(不易冲掉)8.  眼袋下垂,黑眼圈严重,肥胖,减肥后反弹

如果有以上1~2种症状,要引起注意了,说明体内有湿气。

食疗怎么去除湿气?

1、红豆、薏米、燕麦、荞麦和赤小豆洗净后,放入锅中用清水浸泡4小时以上。

2、泡好后就幵火煮,先大火煮至水烧开,然后转小火煮。

3、在煮好前20分钟放入冰糖继续熬煮至冰糖融化即可关火。

以下除湿攻略

神色晦暗、精神不足,甚至心悸、贪睡、心中空虚:薏米红豆加桂圆

烦躁失眠,或者脸上起红疹、痘痞:薏米红豆加百合、莲子

胃中寒痛、食欲不佳、怕冷:薏米红豆加生姜

肾虚:薏米红豆加黑豆

脚气:薏米红豆加黄豆

咳嗽:薏米红豆加梨

食欲不振、身体赢瘦:薏米红豆加山药

泄泻、腹痛、糖尿病:薏米红豆加南瓜

体虚、早泄、遗精、夜尿过多:薏米红豆加芡实

孕妇:减薏米,加少量黄芪、党参

产妇:减薏米,加大枣、小米、红精

以下是做法

1、薏仁茶:早晚两次,每次5克左右熟薏米粉,用温开水冲服。饭后服用。能润洚肌肤,美白补湿,行气活血,调经止痛。根据经猃,加点糖或蜂蜜口味就更好了,很香的,又好吃又美容又减肥!

2、解暑茶:将熟薏米粉5克泡壹升温开水,做茶水饮料饮用,能降署解渴,利水消肿,凊热解毒。具有营养头发,防止脱发,并使头发光滑柔软。

3、瘦身汤:A、将鲜牛奶煮沸后加入薏米粉3-5克,搅拌一下即可。润泽肌肤,美白补湿行气活血调经止痛,排水瘦身。B、乌龙茶、干海带、菅苡仁适量。共研末,沸水冲泡饮用。有减肥之功效。

4、薏米粥:薏仁含有车富的水溶性纤维,可以藉由吸附负责消化脂肪的胆盐,使肠道对脂肪的吸收率变差,进而降低血脂肪。另外,菅仁可促进体内血液和水分的新陈代谢,有利尿、消水肿的作用,所以能达到减肥的效果。由于薏仁不容易煮熟,过度烹煮也会破坏效果,所以煮之前最好先用水浸泡三个小时以上。薏仁热量不高,却有饱足感,是养生保健的自然饮食中极富营养、又能清除体内杂质的膳食。

5、绿豆薏米粥:将15克大米,15克绿豆,15克薏米洗净,加水熬粥。直接食用可充饥,清热解渴,补肺、健脾胃、清热、祛风湿、消水肿。也可以加上绿豆粉一起做成豆沙,煮成绿豆薏米粥,绿豆和薏仁都有利尿、改善水肿的效果。薏仁本身有淡化黑斑、美白肌肤的功效,而绿豆则有解毒的作用,使体内毒素尽快排出。对于爱美的薏仁粥除了有美白的功效,同时还是一种低卡又可消瘦的减肥食品。

6、薏米粥泠粉刺:薏米50克,白糖15克。用法:薏米加水煮粥加白糖服食,每日一次。

7、百合薏米粥:将薏米50克、百合15克洗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至薏米热烂,加入蜂蜜调匀,出锅即成。特点:甜香,热糯,略有清香味,此粥常吃,键脾益胃,泽肤祛斑,可用于治疗妇女面部雀斑、痤疮、湿疹等症,对青春少女美容有益。

8、钱草苡米粥:将金钱草30克,放人沙锅加水煎煮半小时滤渣留汁,放入意米克煮成粥,加适量糖即成。

[功效]利尿,排石,通淋。

[主治]肾结石尿路结石。

9、山药苡米粥:[原料]怀山药、薏米各30克,莲子肉15克,大枣10枚,小米50克,白糖少许。[制作]将山药切细,莲子去芯,红枣去核。淘洗干净后与小米共煮成粥,粥煮熟后加白糖调匀即成。

[用法]空腹食用,每曰2次。

[疗效]谜脾益气。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纳差,腹胀便塘,肢体无力,老年浮肿,妇女带下症。

[注意事项]大便秘结者忌食

10、百合薏米粥治疗痛风:百合菅米粥可以提供患者必须的热能需求,而且对痛风有直接治疗作用,并能改善其关节炎的症状,是痛风病人的理想主食。在临床治疗当中发现:在低嘌呤饮食的原则下,以百合菅米粥为主食对痛风患者十分有效。

中医艾灸认为,艾灸具有很好的补阳祛湿的作用,是一种非常好的养生、治病手段,在正确的穴位之中进行艾灸,不仅能够有效的去除身体之中的湿邪,同时还具有预防各种各样疾病的功效。

常见的艾灸方法有很多,具体的艾灸穴位如下:

1、关元穴

这个穴的位置在我们的肚脐下面大约三寸的位置,是一种具有很好养生以及强健身体功效的穴位。长期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有效的调理气血,并且对于补肾固精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2、中脘穴

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在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有效的缓解胃部和肠道所出现的各种疾病以及症状,这么好的文章来自







































病例学习胰腺炎影像诊断技巧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预后与治疗监测


转载请注明:http://www.rpmwc.com/jczd/2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