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腱鞘炎是指腱鞘因机械性摩擦而引起的慢性无菌性炎性改变,腱鞘炎是疼痛科常见病,多见于手工劳动者,特别是用手指反复做伸、屈,捏、握操作的人易患此病,一般女性多于男性。
功能
腱鞘是肌腱辅助装置的一种,是肌腱周围的结缔组织为适应肌腱的滑动而分化形成的包围肌腱的双层套管状结构,多见于腕、踝,指、趾等腱长且活动多的部位。
腱鞘分为两层,外侧为纤维性腱鞘,由深筋膜的横行、斜行纤维增厚而成,附着于骨及关节囊,对肌腱起约束、支持,滑车和增强拉力的作用。内层为滑膜性腱鞘,位于纤维性腱鞘内,滑膜鞘又分脏、壁两层,壁层衬于纤维性腱鞘的内面,在骨面形成折叠的部分称为腱系膜,包绕在肌腱表面的一层即为脏层。脏,壁层滑膜两端封闭为盲腔,其间含有少量滑液,起润滑和保持肌腱活动度的作用。
疾病诊断
1,主要表现是腕桡侧疼痛,可向手及前臂放射。
2,拇指活动无力。
3,可有弹响和闭锁。
4,局部可见有小的隆起,并能触及到小的硬结,有压痛。
5,Finkelstein试验即握拳尺偏实验:拇指握于掌心,然后握拳,轻轻尺偏腕关节,桡骨茎突出现剧痛者为阳性。
治疗
1.非手术疗法一般非手术疗法有效,如减少手腕活动、腕托保护、外涂红花油等活血消肿药物和帖敷膏药。方法:口服非甾体消炎药(NSAID)和行物理治疗等。
2.局部注射:用1%利多卡因5ml加醋酸曲安奈德12.5mg,在局部严密皮肤消毒下注射于腱鞘内,每周1次,可连续注射3~4次。
3.小针刀治疗
4.手术疗法
病理病因
(一)发病原因
桡骨茎突部有一窄而浅的骨沟,底面凹凸不平,拇长展肌腱和拇短伸肌腱通过此鞘管后,折成一定的角度,当拇指和腕部活动时,此折角加大,从而增加了肌腱与鞘管壁的摩擦,久之可发生腱鞘炎,致使鞘管壁变厚,肌腱局部增粗,逐渐产生狭窄症状,尤其是拇长展肌腱。
(二)发病机制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由于频繁活动引起拇长展肌腱和拇长伸肌腱与腱鞘间的过度摩擦,加之肌腱走行方向发生改变形成角度,就更加大了肌腱和腱鞘之间的机械摩擦力,老年人滑膜鞘分泌功能衰退,更易出现症状,其病理改变,早期为充血,水肿,渗出等无菌性炎性反应,反复刺激或迁延日久,则发生慢性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肥厚,粘连等变化,腱鞘厚度可由正常时的1mm以下,增至2~3mm,致使腱鞘发生狭窄,肌腱也发生变性,变形临床表现为受累部位疼痛,压痛,活动受限,当肌腱通过狭窄的腱鞘时,可发生如扳机样的交锁,弹响和弹跳。
预防护理
1,不宜长时间工作,局部轻柔,温水泡手;
2,避免着凉,忌冷水洗手,适当活动,局部适度按摩;
3,轻轻握拳,缓慢伸展手指,反复练习;
4,按摩周围酸胀疼痛肌肉,每日3次;
5,休息时,保持伸直手指。
赞赏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