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损伤以韧带撕裂为多见,可以发生在许多运动项目中,踝关节内翻伤明显多于外翻,最常见的是导致外侧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损伤。
局部解剖骨结构踝关节由胫、腓骨下关节面与距骨滑车构成,内外侧有内、外踝节而形成的“门”形的关节窝,距骨滑车关节面前宽后窄,当足背屈时关节稳定;但在跖屈时关节隙增大,容易扭伤。由于外踝比内踝长而低,可阻止距骨过度外翻,但是容易发生内翻伤。
韧带踝关节内侧副韧带为关节囊的增厚所形成的三角形结构。起自内踝,呈扇形向下止于距、跟、舟3骨。
外侧副韧带有3条,从前往后是距腓前、跟腓、距腓后韧带,位于外踝与距、跟骨之间。当足内翻时,易损伤距腓前韧带及跟腓韧带。
肌肉内踝后方有足趾屈肌腱经过,外踝后方有足趾伸肌腱经过,从力量来说,内踝后方的屈肌腱力量要强于外踝后的伸肌腱,导致踝关节容易内翻。
病理与十字韧带所描述的急性韧带拉伤相类似。
损伤原因及机理损伤原因
1.地面不平导致落地不稳:如排球、篮球运动中落地踩到脚上。2.支撑面过软:如跆拳道支撑腿的扭伤、摔跤垫上蹬地时发生的踝关节扭伤。3.落地时踝关节过于放松而处于跖屈位置落地:如多重的腾空落地时踝关节过度放松。4.足外侧受力过度,如足球运动中用外脚背踢球。
损伤原理
踝关节超出正常范围的内翻或者外翻所致。踝关节内翻伤远远多于外翻伤,这与踝关节结构特点有关,因为:1.踝关节外踝比内踝长。2.外侧副韧带比内侧副韧带薄弱。3.外踝后的伸肌力量弱于内踝后的屈肌力量。上述三方面原因的共同作用,导致踝关节容易内翻。
征象1.韧带损伤部位疼痛、压痛、肿胀。
2.活动受限。
3.踝关节强迫内翻实验呈阳性。
方法是:伤员平卧,两下肢伸直,检查者位于伤员脚底下方,两手握住足底使足内翻,比较内翻程度的差异,判断外侧副韧带损伤程度。
4.踝关节抽屉试验呈阳性。
两手分别握住踝关节上方和足跟部,握足跟部手向前拉,感觉踝关节活动度是否有增大。
5.皮下淤血明显,说明有明显血管损伤。6.损伤程度分级:一度拉伤:轻微拉伤或者撕裂,没有关节活动度增大现象。二度拉伤:部分撕裂,活动度加大。三度拉伤:完全断裂,有明显的开口感。
现场处理判断损伤程度通过进行强迫内翻实验、踝关节抽屉试验检查损伤程度,如为二度、三度拉伤,医院处理。
现场处理1.进行冷敷15min。2.进行保护、局部制动、冷疗、加压包扎和抬高伤肢处理。3.注意损伤部位的肿胀、淤血程度,如果肿胀、淤血明显,可增加冷敷时间和次数,以达到减轻肿胀、疼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