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滑液囊支原体病又称传染性滑膜炎,是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到慢性的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在危害关节的滑液囊和腱鞘,引起关节渗出性的滑液囊膜和腱鞘滑膜炎症,胸部纤维渗出性囊肿,脚垫肿胀。近两年来发病特别普遍,特别是在蛋鸡的育成期尤为多发,给养鸡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病程长,笼养鸡不易被发现,经常给养鸡生产造成难于弥补的损失,该病分布于全世界,近几年该病在中国的发病率有增多趋势。由于脚垫、跗关节肿胀,影响采食和生长发育,导致推迟开产和产蛋无高峰。同时导致免疫抑制,使鸡群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
二、流行情况
本病主要感染鸡、火鸡和珍珠鸡,可以通过水平传播,也可以垂直传播。水平传播主要是通过空气从呼吸道传播,通常感染可达%。垂直传播通过污染本病原的种蛋传给雏鸡。经蛋感染的雏鸡可见1周龄内发病,自然接触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10-20天,常见青年鸡多发,偶见于成年鸡。
临床常见发病峰期
第一阶段:20-40日龄,此时发病多由于垂直传播感染引起雏鸡发病;
第二阶段:60-70日龄,雏鸡有育雏舍转入育成鸡笼,加之此时较强频率的免疫接种,引起强应激,使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病原微生物趁机侵入引起发病。
第三阶段:90-日龄,此时正是机体体成熟和性成熟的关键时候,机体内生理应激较大,病原容易侵入。
青年蛋鸡感染滑液囊支原体病后,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彻底治可造成后期发育缓慢,体重骨骼发育不达标,鸡群整齐度差,性成熟延迟,开产推迟,产蛋率上升慢,且很难有产蛋高峰。
最近接诊多例到日龄鸡,产蛋率50-80%,不能达到高峰,蛋品差,采取多种措施均未能取得很好效果,怀疑和青年鸡时感染滑液囊炎有关。
三、临床症状
患病早期症状反映在鸡冠上,有机体贫血样症状,呈黄白色样,并逐渐缩小,同时食欲减退,消瘦,羽毛粗乱,生长迟缓。严重感染者出现跛行,步态呈“八”字或呈踩高跷状直至不能卧地不能行走,胸部出现炎性渗出物引起的水泡,后期形成囊肿,手感皮下组织增厚,肿胀,跗关节和爪垫肿胀并高度变形。
四、病理变化
胸部龙骨皮下出现炎性渗出物,早期为淡黄色透明胶冻样黏液,后期逐渐变成混浊黏稠的乳酪样黄色渗出物。在关节甚至关节附近的腱鞘和肌肉之间、爪垫内出现浅黄色渗出液、黄色糊状或黄白色干酪样物,形成纤维素样变性。
五、相关疾病
大肠杆菌引起的关节炎
病鸡可见呈竹节状的跗关节,两侧关节往往出现不对称性肿胀。对于肿胀比较严重的一侧关节,用手触摸感到温度较高,且切开后通常会流出黏稠的淡黄色或者灰白色关节液。
葡萄球菌引起的关节炎
通常病鸡体表和黏膜存在外伤;关节肿胀后有时发青发紫,有时发生溃破,并覆盖黑色结痂;往往会形成趾瘤,趾端发生干脱、坏疽;两侧关节发生不对称性肿胀,用手触摸肿胀比较严重的一侧病变关节,发现温度较高,且切开后通常能看到黄色关节液。
病毒性关节炎
由于感染呼肠孤病毒而导致,常见于肉鸡,通常在4周龄开始出现发病,之后持续出现发病。病鸡的跗关节和爪垫通常不会发生肿胀,而双侧跗关节肌腱发生出血、肿胀、断裂以及跛行,甚至出现瘫痪,且跗关节一般含有少量的血样或者草黄色渗出物,但精神、食欲状况基本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也不会出现死亡。
六、防治方案
1、种鸡场要搞好鸡群的净化,控制垂直感染,可采取疫苗接种,目前国内已有相关疫苗上市;
2、搞好鸡舍内外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控制水平传播。加强管理,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减少应激,可以降低该病的发生机率。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增加批间隔,加强消毒和检疫,淘汰病鸡,也能降低该病发生机率,减少经济损失。
本病的治疗重点在疗程和提高免疫力方面,要提供养殖户用的起的方案。
一般常用的药物如泰乐菌素、泰妙菌素、强力霉素、红霉素、土霉素、卡那霉素、林可霉素、恩诺沙星、氟苯尼考、泰万菌素、利高霉素、头孢类等均可。选取敏感药物拌料、饮水均可。对于严重的疾病可采取肌肉药物注射。
瑞晖推荐方案:
1、严重者:可采取敏感药物注射,连用两天,然后瑞晖滑囊康饮水,每袋兑水斤,连用5天,然后停药两天再使用5天;
2、次之:1氟苯尼考粉+滑囊康饮水/2磺胺间甲+滑囊康饮水,连用4天;然后单独使用滑囊康5天,每袋兑水斤;
3、预防:高发阶段滑囊康每袋兑水斤,连用7天;
4、治疗时配合解热镇痛类药物如卡巴匹林钙/扑热息痛,用2-3天,可缓解病情,促进机体恢复;
5、备注:治疗本病期间要配合提高机体免疫力的药物,如饲料中添加增免激活肽或增免类的中药。
本企业只专注生产、研发、销售畜禽药、水产药和宠物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