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五会,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在足背外侧,当足四趾本节(第四跖趾关节)的后方,第四、五趾骨之间,小趾伸肌腱的内侧缘。布有足背中间皮神经、足背静脉网和跖背动、静脉及趾足底总神经和趾底总动、静脉。主治头痛,目赤,耳鸣;乳痈,乳胀;胁肋胀痛,足跗肿痛。直刺或斜刺0.5~0.8寸,不灸。
名称释义凡两经相交处之穴,曰会。本穴为足少阳之气,与其他五经之气会和处。以此之一,会彼之五,足方象地,故称地五会。
定位在足背外侧,当足四趾本节(第四跖趾关节)的后方,第四、五趾骨之间,小趾伸肌腱的内侧缘。
解剖地五会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趾长伸肌腱、趾短伸肌腱外侧、第四骨间背侧肌、第二骨间足底肌。浅层布有足背中间皮神经,足背静脉网和跖背动、静脉。深层有趾足底总神经和趾底总动、静脉。
功能作用疏泄肝胆,清利头目,通经活络。
主治头痛,目赤,耳鸣;乳痈,乳胀;胁肋胀痛,足跗肿痛。
配伍地五会配光明能清肝明目主治眼痒眼痛;配期门、行间、内关、肩井、足临泣能理气消痈主治气郁乳痈;配太阳、风池、悬颅、太冲、颔厌清热泻火主治头痛;配翳风、听会、太冲、丘墟、中渚能泻火利窍主治耳鸣、耳聋等。
操作直刺或斜刺0.5~0.8寸,不灸。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耳鸣,乳腺炎,腰疼,足背肿痛,肺结核,吐血等。
相关论述《针灸甲乙经》:“在足小指本节后间陷者中。”“内伤唾血不足,外无膏泽,刺第(地)五会。”
《循经考穴编》:“主足背红肿,眼目赤痛。”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不可灸,灸则使羸瘦,不出三年卒。”
经典为基,临床为本
医路漫漫,初心不忘
坚持虽难,诸君为伴
张仲景六经辩证中顺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太阳病
阳明病
少阳病
太阴病
少阴病
厥阴病
长按,及时充电更多精彩,点阅读原文,支持关键词筛选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专科哪里好长春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