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溪是人体腧穴之一,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之经穴,出自《灵枢·本输》。此腧穴在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起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健之间的凹陷中;有清泻阳明,舒筋利节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配合治疗头痛、目赤肿痛、耳聋,手腕痛等病症。
腧穴释义阳溪:手背为阳,筋骨间凹陷处类似山溪。此穴在二骨(桡骨、腕骨)、二筋(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凹陷处,穴当阳位,故名。
腧穴定位在腕上桡侧,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凹陷处;拇指上翘,在手腕桡侧,当两筋(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腕关节桡侧处取穴。
功能主治功效机制清泻阳明,通经安神,舒筋利节此穴为大肠经之经穴,五行属性属火,具有清泻阳明郁热火毒之功,可治疗头面五官疾患;此穴泻火之力强,故可治疗痰火扰心或蒙蔽清窍的心烦、癫狂等症,而达安神之效;此穴位于腕关节处,具有通经活络,舒筋利节、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之功,可治疗邪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的腕臂酸痛。
主治病证头痛、咽喉肿痛、齿痛、耳鸣、耳聋、目齿肿痛;热病心烦,癫狂;腕臂酸痛。
配伍应用耳聋鸣:阳溪、下关、关冲、掖门、阳谷(《针灸甲乙经》)。
咽喉肿痛:阳溪、少海、掖门(《神灸经纶》)。
齿痛:阳溪、曲池、少海、阳谷、二间、掖门、颊车、内庭、吕细(《神应经》)。
目痛赤:阳溪、阳谷(《针灸资生经》)。
心邪癫狂:阳溪、攒竹、尺泽、间使(《神应经》)。
热病心烦渴:阳溪、太白、少冲、通里(《采艾编翼》)。
偏头痛:阳溪、丰隆、解溪(《类经图翼》)。
臂重痛肘挛:阳溪、前谷、后溪(《备急千金要方》)。
手腕无力:阳溪、阳池、肩髃、曲池、腕骨、合谷、鱼际(《针灸十四经穴治疗诀》)。
五指拘挛,伸缩疼痛:阳溪、临泣、尺泽、中渚、五处(《针灸大成》)。
保健养生阳溪是补阳气、提精神的要穴。头痛发作时,以拇指指腹按压阳溪半分钟以上,头痛会迅速得到缓解。阳溪最善通经活络。经常用拇指尖垂直掐按此穴,每次1-3分钟,可以有效防治脑中风和高烧不退等症。
文章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和管理员联系删除
北京专治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中科白癜风暖心公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