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武之人天天习武练功,如不明白养生之法,不但成不了高功夫,而且往往练出一身病来。所以方法非常重要同时也要注意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的产生原因
多见于缺乏一定的运动训练保护知识和出现运动损伤后的应急措施,从而对伤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严重者甚至导致终身遗憾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很多,其中直接原因主要有思想上不重视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技术上的错误、运动负荷较大、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组织方法不当、或违反规则、场地设备的缺点和不良气象的影响等。造成运动损伤诱是各项运动的技术特点和局部解剖的生理特点两种。常见的运动损伤有挫伤、肌肉损伤、关节韧带损伤、滑囊炎、腱鞘炎、骨骺损伤、髌骨劳损、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骨折、脱臼、等
常见的运动损伤
一般健身可能发生的意外伤害,不外乎扭伤、肌肉拉伤和骨折三种:
1.扭伤
症状多为脚踝肌腱断裂。避免扭伤的最大诀窍就是穿一双标准合脚的运动鞋健身。柔软、防震性佳的运动鞋可吸收来自地面的压力,减缓双脚所受的冲击,间接减低扭伤的几率,是防止运动伤害的必要配备。
2.肌肉拉伤
大多因运动前未做热身而导致。健身教练提醒:每次健身之前要做热身运动至少5分钟,动作不必复杂,只要能均匀伸展四肢、活动筋骨即可。此外运动过量也可能使肌肉拉伤。避免此状况最好的方法就是遵守教练提出的健身计划,切勿贪多求快,一开始就进行太剧烈的运动。
3.骨折和脱臼
多数骨折或脱臼的例子是由于健身动作不正确,尤其是重量训练器材更易导致此种情形。运动伤害导致的骨折以下肢为多,特别是一些强调腿部肌力锻炼的器材如小腿抬举器等,最容易因训练过度造成小腿骨折。此类腿骨骨折可能只是骨头稍有裂缝,当时疼痛症状并不会非常明显,很容易被忽略。比较保险的做法是运动后发生不适症状,应迅速就医。
怎样预防运动损伤
由体育运动或训练引起的肌肉、骨骼、内脏等部位的损伤谓之运动的损伤。主动预防损伤,比发生损伤后再去治疗更为重要。那么,如何预防呢?
热身方法
1.热身运动时,除了常规的从头至脚的徒手热身方式外,身体各部位的关节、韧带、肌肉也要进行充分的活动。还可借助跑步机、健身车等进行较低强度的有氧运动。
2.全身热身后,要进行局部关节、韧带和肌肉的针对性活动。比如当日主要练肩,那就要对肩部进行针对性的热身,如用高位拉力器做颈前或颈后下拉,前、后各做1至2组,用轻重量,每组做15次。
3.热身运动一般以10分钟为宜,冬季可稍长些,约15分钟。热身时间不宜太短或太长,太短热身不充分,容易出现运动损伤;太长体力过早消耗,影响正式锻炼。
整理放松
锻炼后的整理放松运动也是必做的。它能使人体从运动状态平稳地回到安静状态,有利于偿还“氧债”,加速乳酸等废物的排除,快速消除疲劳,促进肌体恢复。
许多健身者不重视整理放松运动,练完就走人,虽然当时没有什么不适征兆,但第二天或下次锻炼时就可能出现肌肉疼痛或关节损伤等症状。
方法/步骤
1. 训练方法要合理。要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和运动技术,科学地增加运动量。对于不同性别、年龄、水平及健康状况的人,训练时在运动量的安排上应因人而异、循序渐进。例如,年龄小的在训练内容上,应把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结合起来,并以全面身体训练为主;在运动量的安排上应考虑到他们的生理特点,与成年人比较起来训练时间要短些,强度、密度要小些。
2. 准备活动要充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不少运动伤是由于准备活动不足造成的。因此,在训练前做好准备活动十分必要。准备活动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克服机体机能活动的生理惰性,为正式练习作好准备。准备活动能增加肌肉中毛细血管开放的数量,提高肌肉的力量、弹性和灵活性,同时地可以提高关节韧带的机能,增强韧带的弹性,使关节腔内的滑液增多,防止肌肉和韧带的损伤。在进行准备活动时,既要躯干、肢体的大肌肉群和关节充分活动开,同时也要注意各个小关节的活动。准备活动还应增加一些专项素质的内容。
3.注意间隔放松。在训练中,每组练习后为了更快地消除肌肉疲劳,防止由于局部负担过重而出现的运动伤,组与组之间的间隔放松非常重要。在间隔时间内,一些运动员对这一问题重视不够,他们茬每组练习后往往站在一旁不动或千篇一律地做些放松跑。这样并不能加快机体疲劳的消除,再进行下组练习时还易出现损伤。由于各个项目的练可内容不同,间隔放松的形式也应有所区别。例如,着重于上肢练习的项目,在间隔可做些放松慢跑;着重于下肢的项目结束后,可以在垫子或草地上仰卧,将两腿举起抖动或做倒立。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血液的回流,改善血液的供给,另外也能使活动肢体中已疲劳的神经细胞加深抑制,得到休息,这对于消除疲劳及防止运动伤有着积极意义。
防止局部负担过重。训练中运动量过分集中,会造成机体局部负担且过重而引起运动伤。例如,膝关节半蹲起跳动作过多,易引起髌骨损伤;过多地练习鸭步可引起膝内则副韧带及半月板的损伤。因此,在训练中应避免单调片面的训练方法,防止局部负担量过重。
加强易伤部位肌肉力量练河。据统计,在运动实践中,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运动伤最为多见。因此,加强易伤部位的肌肉力量练习,对于防止损伤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加强股四头肌力量的练习可以防止膝关节损伤,而防止肩关节伤则应加强三角肌、肩胛肌、胸大肌和肱二头肌的练习。
除上述几条以外,增强防护意识,遵守训练原则,加强保护,注意选择好训练场地,也是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内容。
如何提高认识提醒自己的保护意识
第一法:忌凉法
前辈师长们说:“热成功,凉看病”。武功练习之后,全身出汗,自然发热,此为正常必然的现象。而停动之后,切忌受凉。热身突然受凉,身体生病。练铁沙掌、铁臂功等硬功的人,停功后一小时内不可遇凉水、摸凉处(手掌不可碰冷水、石头、铁管等一切凉物),否则功夫退尽而成疾病。所以练功人首先忌凉而知保暖才行。
第二法:守汗法
练功出汗以后,不可凉水洗、冷风吹,而应知守汗之法。出汗后,应该用干毛贴擦汗,不可突然跳入凉水中贪凉,不可用电风扇吹。汗毛孔开时,突然遇冷闭住,汗浊余毒积于皮下,久而生病。汗出后要保汗,不但不要脱衣服,反要穿上衣服,待全身汗自干后,以热水毛贴擦洗身体。以上为守汗法。
第三法:饮水法
人体由水组成,汗后大量失水,故应及时补水,但如汗后马上大量饮水,即成疾患。正确的方法是:早上练功前先饮一杯头天晚上备好的凉开水,以补一夜的身体失水。晚上练功前,也先饮一杯温凉开水为好。每次练功出汗后,不宜马上饮水,汗干后再少量饮半杯至一杯为宜。
第四法:解雾法
大雾天不应练功,且尽量不要出屋子。因为雾毒浊气,对人体有极大伤害。在这种天气,应知解雾防毒之法。其法是:凡遇下雾天,要饮三口酒,即饮三小杯白酒,可解雾毒、气毒。一杯酒亦可有效,然三杯为最好。(注:不饮酒者不勉强自己)
第五法:防风法
练功出汗后,不可冷风吹身体,不可面对电风扇。防风如防箭,防止风毒入侵身体。不可在阴处呆,不可在门洞风口站,否则均可生病。风湿之病,多因中风毒而致,习武练功之人,一定要防风。
第六法:解疲法
练功之后,身体若出现疲累现象,用打拍身体穴位方法可以解除。一是拍打双肩井穴。右手掌拍打左肩井穴,左手掌拍打右肩井穴,双手交替同时进行,各三十六下;二是敲打足三里穴。双掌以掌根部同时砍打双腿三里穴三十六下;三是拍打足心涌泉穴。右手掌拍左足心三十六次,左手掌拍打右足心十六次。以上三法行持后,全身轻松,既解法一身疲累,又可健康长寿。
第七法:保肾法
习武练功,以保肾壮阳为主,以长寿延年为目的。壮阳保肾方法是多种的,现讲两种方法如下。一是洗足法:每天练功后或睡前,用热水洗脚泡足十分钟左右,然后用剑指点揉足心三十六次。左手指点揉右足涌泉穴,右点左同样。二是搓肾俞穴。此穴在腰眼部们。面对南站立,双脚*开与肩同宽,左右开步,全身放松。双手掌五指合拢,插向腰后,掌心对外,手背向内。用双手合谷穴突出部上下搓两侧肾俞穴各八十一次,一上一下为一次。天天坚持以上三法,即可治愈肾虚病,有壮阳之奇效。
第八法:排毒法
习武人日久身体内会积些毒素、毒气与浊气,应及时排出体外,以达到排浊留清、身心健康之目的。其法是:每天练功之后,应静坐下来,面对正南,全身放松,高度入静,双腿盘坐,左腿在外,右腿在里。双手放在双膝上,手心向下,双目微闭,舌抵上腭,呼吸自然,排除杂念,静坐十分钟左右,三十分钟更好。然后,双目睁开,双腿伸开,双手心向上,放在双膝上。双眼视双足尖,舌尖放下来,以意排浊,心想体内的毒气、病气、浊气从我双脚心流出去。意守涌泉穴五至十分钟,体内病浊毒气即可排尽。收功时,双手可以捂在脸上,上下搓动,或以双手拍打全身各部位,然后收式收功。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