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腱鞘炎疼痛位置
2、腱鞘发病位置
3、腱鞘炎病因
4、为何女性患者多于男性,中老年患者多于年轻人
5、腱鞘炎和肌腱炎的区别
6、到底该不该用激素
7、何时选择针刀治疗
8、针刀松解哪个部位
9、松解后该如何护理
10、引起肌腱断裂的原因
(1)解剖不熟;(2)松解目标不明确
(3)自发性肌腱断裂。
屈指肌狭窄性腱鞘炎又称“弹响指”、“扳机指”,拇指发病最多,小指发病相对少。
屈指肌腱肌腱与腱鞘反复摩擦而产无菌性炎症;
外伤手指感染,使腱鞘增厚,肌腱增粗。
相关解剖
手指借掌指关节与手掌相连接,运动灵活,有掌侧和背侧。
1浅层结构
手指掌侧皮肤厚于背侧。指掌侧有三条横纹。指腹神经末梢和血管特别丰富,感觉灵敏,指腹皮肤的横纹作为区别手术位置的标志。
手指掌侧的浅筋膜内的疏松结缔组织聚成小球状,有纤维隔介于其间,将皮肤连用手指屈肌腱鞘。如有外伤或反复摩擦刺激可引起无菌性炎症,导致腱鞘炎。
血管和神经
每指均有两条掌侧固有动脉和两条指背动脉,分别于同名神经行于掌侧面与背侧面交界线上的前后方。浅静脉多位于指背。浅淋巴管与指腱鞘和指骨骨膜的淋巴管交通,一旦出现感染可蔓延。
手的血管和神经
(2)腱滑膜鞘:掌深筋膜增厚部分。衬于各手指的骨纤维管内,是包绕肌腱的双层,套管状的滑膜鞘,分脏、壁两层。拇指的腱滑液鞘包绕拇长屈肌腱,其余各指的腱滑液鞘包绕指浅、深屈肌腱。
环状纤维和交叉部
腱鞘分层
纤维层(纤维腱鞘)
脏层
滑膜层{
壁层
腱鞘狭窄好发部位
位于掌骨小头处的鞘韧带,宽约4-6mm,厚约1mm,边缘明显,与指骨的掌面构成坚硬而固定的骨纤维性管道,鞘管的伸缩性很小,仅能容纳浅、深肌腱。第3、4、5指的骨纤维性管的近段位于远侧掌横纹,食指位于掌中横纹水平。此处是狭窄的好发部位,纤维鞘增厚至少1.2mm,肌腱增粗。
病因病理
1外伤:直接或间接的外伤,闪挫造成急性损伤,慢性发作。
2慢性劳损:长时间反复一个动作,引起局部摩擦,渗出炎性物质,有渗出就有修复,修复过程中腱鞘增厚,肌腱增粗。
3情绪性损伤:生气或者抑郁引起局部血循环障碍。
4内分泌紊乱损伤:由于更年期雌激素分泌不均衡,体内胶原蛋白合成降低,肌腱脆性增加。
手功能建立在伸肌、屈肌和内在肌的生物力学平衡基础上的,肌腱是肌力传递组织,需要经过一个以上的关节才会起到屈伸作用,任何一个部位的损伤都会影响平衡。屈指肌腱在活动时通过第2--第5掌指关节形成的掌侧掌骨头突起部,即指深浅肌腱鞘起始部,手指活动过于频繁指深浅肌腱与腱鞘反复摩擦挤压,腱鞘鞘韧带轻度撕裂,产生无菌性炎症。
肌腱与腱鞘摩擦中间有滑液润滑,可以屈伸手指关节,如运动量过大会因反复摩擦而产生炎性介质(血浆中释放缓激肽引起疼痛,组织中释放5-HT引起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血管外平滑肌收缩,对疼痛敏感性增高。)
人体是一个自我修复系统,损伤到修复过程中产生了粘连、瘢痕、挛缩使鞘壁增厚刺激肌腱,肌腱纤维丝被反复刺激而渗出,体液潴留而膨胀和自我保护性的挛缩,膨胀增粗的肌腱在通过增厚的腱鞘时疼痛,肿大的肌腱通过鞘管的狭窄部时,即发生扳机样动作及弹响。
临床症状
手掌近指处疼痛,掌指关节处有压痛,而患者自觉疼痛部位是在指间关节处。晨起疼痛加重,屈伸活动受限。五指均可发病,以拇指,食指,中指,环指最为常见。
多数患者患指掌指关节处可触及一个豌豆大小的结节状肿胀,患指屈伸时结节有滑动
患指屈伸时有扳机动作及弹响,严重者可绞锁于屈曲位,不能伸直或屈曲。
诊断与鉴别诊断
1分期
(1)疼痛期:发病三个月以内,一般不予治疗,以热水袋敷之或者自行按摩可自愈。
(2)弹响或绞锁期:适宜针刀治疗,预后效果理想。
鉴别诊断
肌腱炎:急性期,可采用封闭治疗,将药液注射到壁层与脏层之间的腔隙中。
籽骨炎:拇指籽骨部位外伤闪挫造成。
神经根型颈椎病:一般腱鞘炎只需一次治疗,如治疗部位准确,术后效果不理想,应该考虑颈椎治疗。C5脊神经根受压引起的疼痛。
类风湿性关节痛
手术使用斜刃针刀或者钩针
1.体位:
仰卧位,手心向上,置于治疗台上。常规消毒,询问过敏史(-)利多卡因麻醉下治疗。
定点
1患者平卧于诊疗床上,伸直手指。
2远端腕横纹中间点一个圆点,掌远横纹尺侧与桡侧画一条线,2-5指掌指横纹中间点一个圆点,连接于远端腕横纹中点画一线。既是指屈肌腱行走方向。此处也是狭窄部,按之会有硬结滑动,术者用拇指按压在硬结的近端,嘱患者屈伸手指,肿胀的肌腱硬结在滑动时出现梗阻处即为腱鞘狭窄的部位,用龙胆紫作一点状标志。
定点2-5屈指肌腱鞘起点掌远横纹之间压痛及硬结。
定向针刀垂直于皮肤进针。
.定线针刀刀口线与肌腱走行方向一致。
层次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鞘韧带、浅层腱鞘壁层、浅层腱鞘脏层、屈指肌腱、掌骨骨面。
切割深度:由于深筋膜、鞘韧带、浅层腱鞘壁层等几层组织之间非常贴近,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针刀可以从皮下组织层开始将深筋膜、鞘韧带、浅层腱鞘壁层同时切开即可。即针刀从皮下组织层开始切割时,只要有一个突破感(或一个突破声---咯吱)即停。
出针按压、贴创可贴。
1.针刀治疗时应边切割边嘱患者伸屈手指,直至无弹响或梗阻感。
2.切割时加刀口始终与肌腱走行平行、不可横切。
3.切割深度只需切开浅层腱鞘,勿切割肌腱防止损伤肌腱,更不必到达骨面。
4只在鞘韧带掌指关节掌侧屈肌腱沟上操作,不可偏离以免损伤神经血管。
拇指屈指肌狭窄性腱鞘炎
相关解剖
拇指只有一个指间关节,由拇长屈肌腱负责屈曲运动。第一掌骨的末端有两块籽骨,两籽骨上有一横韧带,共同形成骨—纤维管。拇长屈肌腱及腱鞘从此管中通过。
体位仰卧位,手心向上,置于治疗台上。
定位(1)体表标志:拇指掌指关节横纹正中硬结处向下0.5cm(两个籽骨中间)。
体表投影:从拇指指间横纹的中点开始划一条线,垂直于指间横纹。此垂直线是拇指屈指肌腱行走的路线。
确定治疗点:垂直线越过掌指横纹0·5cm左右处为治疗点,用龙胆紫作一点状标志。
定向针刀垂直于皮肤进针。
定线针刀刀口线与肌腱走行方向一致。
层次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横韧带、浅层腱鞘壁层、浅层腱鞘脏层、拇长屈肌腱,掌骨骨面。
病位横韧带。
针刀不可切向大鱼际肌内,防止伤及正中神经反支。
治疗前询问有无封闭史,激素会使肌腱变性变脆,容易断裂。
术后手指不可使用力撑手指,或者抠东西,防止断裂。
三棱针
揿针
浮针
皮内针
全新最全人体解剖图
解剖书籍为您学习针刀全程导航,数量有限,欢迎选购:
北京华夏针刀医疗器械厂为了满足广大针刀人的需求,现生产单只包装及板装,目前针杆材质更硬,破面光滑度更高,破皮无痛苦,需要的针刀同仁与我联系。
澳大利亚吴才华教授临床使用汉章针刀
实战专家卢胜春教授临床使用汉章针刀
兴化许振南教授临床使用汉章针刀
精细解剖专家段朝阳教授临床使用汉章针刀
以上是部分针刀专家试用新款汉章针刀剪辑
人体信息线路针刀内科学是针刀医学原理与计算机学的融合结晶,对诊疗慢性病内科疾病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技巧有着指导及实践作用,对广大针刀人提高针刀技能有深远的意义。
元
全书共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基础理论部分,介绍了针刀的起源、定义、四大基本理论和六大组成部分。中篇为临床部分,主要介绍了针刀治疗效果好的临床各科疾病余种,分别从概述、有关解剖、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依据、治疗依据的理论、治疗(针刀、药物)等方面进行阐述,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针刀治疗疾病的体系。下篇为基础理论及临床研究概况,收载了近5年来有关针刀理论与临床研究论文近60余篇。
元
“小针刀治疗是一种闭合手术”、“小针刀疗法是闭合性手术疗法”。“小针刀是将针刺疗法的针与手术疗法的刀溶为一体”,因此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小针刀便成了“旅行闭合性手术的微型手术器械”。实施开放性手术(明视下进行,有切口需缝合者),必须解决止痛、止血、生命安全、感染和人体解剖等问题。而闭合性手术是在盲视下进行的,除了要解决开放性手术必须解决的问题以外,更为重要的是进一步深入的了解人体各部位的解剖结构问题。要了解人体精细、甚至微观的解剖,动态解剖、立体解剖和体表投影解剖。每位实施针刀闭合性手术的医生,对针刀部位的解剖必须熟悉。要熟悉体表标志、主要器官、血管、神经的投影,解剖层次以及动态下组织器官所发生的位移。只有掌握这些解剖知识,再加上正确的诊断、熟练、规范的针刀操作,才能做到胸有成竹。目录第一篇:总论第二篇:上肢第三篇:脊柱第四篇:下肢
39元
《针刀医学临床诊疗与操作规范》这本书每一病种按范围、术语和定义、诊断、针刀治疗和针刀术后手法治疗等体例编写。其核心内容在于对每种疾病的诊断标准和针刀治疗操作进行规范。全书从点、线、面的立体病理构架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制定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针刀基础术式,将针刀治疗从“以痛为输”的病变点治疗提升到对疾病病理构架整体治疗的高度上来,对规范针刀治疗部位有重要意义。同时,以人体解剖结构的力学改变为依据,阐述了每一支针刀治疗全过程,包括定点、定向、针刀手术入路、针刀刀法,规范每一次针刀的治疗点,针刀治疗范围及其疗程,使针刀从盲视手术变为非直视手术,可从源头上杜绝针刀医疗事故的发生。
25元
医院销售各类医疗器械,如有需要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