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和肌腱
足部的大部分肌肉都转化成肌腱,在体表结构中起作用的肌腱主要有:拇长伸肌、趾长伸肌、胫骨前肌腱,这几条肌腱尤其在脚的踝关节前端和跖趾关节处突显,特别是在提拉脚面向上运动的时候尤为明显。其他肌腱延伸到各个脚趾,延长伸肌在趾骨的基节和中节关节分成两股,加强了这个关节的方硬转折。
在脚外侧、小脚趾之后,有一块肉垫组织,是由脚趾展肌形成的脚掌垫组成,使脚背的外侧延伸出一块单独的形体,在表现时趾短伸肌在上方也比较突出。
结构要点
A.足部基本型的理解方式:
将足部理解成前大后小、前高后低的楔形。将足部理解成一张扭旋的纸片,这个纸片呈梯形,前宽后窄,扭动后将后边弯为立面。这个造型有脚步结构外形的基本特点——第一,脚部有两个拱形,一个是从前向后的拱形,另一个是左右横向的拱形;第二,脚部前宽后窄,前低,铺于地面,后高,跟骨较高;第三,脚部内外两侧和地面的关系是不同的,内侧高而垂直,外侧低和地面形成缓坡;第四,这个模型也能体现脚背的纵向转折面及体块转折线。
B.足部各部分体块的结构理解:
脚背的左右转折线主要在大脚指向上沿拇脚骨、跖骨一线。
脚的跟部窄高,形成转折面明确的方体。
脚的踝关节,像一个相互咬合的榫合,凹口为胫骨和腓骨,凸口为距骨,踝关节可以做上提脚面25°、下伸脚面30°的运动,并可以通过跟骨和距骨之间的关节做小范围的左右运动。
脚外侧的肉垫使脚拱外侧多出一块结构,使脚背面的横断面边缘也增加了一个小外弧。
脚的拇趾粗大、平展,形成独立体块,其它四趾依次减小,自然状态下略弯曲,四趾平拢,2、3趾向外,4、5趾向里,它们共同形成一个整体体块,在脚趾被撑开的时候,拇趾和2、3、4趾可成放射状向外,但小趾一般还是向里。
文章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