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
屈指肌腱有深、浅两组,起于前臂,经过腕管、掌心、屈指腱鞘管而分别抵止于末节指骨基底及中节指骨近段嵴。
整个肌腱周围有疏松结缔组织包绕,既营养肌腱,又便于肌腱在其中滑动,被称为腱围或腱周组织。
前臂掌侧远1/3处屈肌腱起于屈肌群。浅层包括桡侧屈腕肌、尺侧屈腕肌和掌长肌。中间层包括指浅屈肌的4条肌腱,分别起于各自肌腹。因而可以单独屈曲每个手指。深层包括指深屈肌和拇长屈肌。各个指深屈肌腱起于一个共同的肌腹,因此是作为一体活动的。多个周围解剖结构在屈肌腱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屈指肌腱在不同部位的解剖结构有其特殊性,治疗原则和方法不尽相同,根据Verdan分类,可分为5区。
分区?
Ⅰ区:是最远的一个分区,自中节指骨指浅屈肌的抵止点至末节指骨指深屈肌的抵止点处,该区只有指深屈肌。该区肌腱损伤后修复的康复因特别针对远端指间关节挛缩或肌腱A4、A5内的滑动性减弱。
Ⅱ区:起自远侧掌横纹,包括屈肌腱腱鞘的起始部;止于中节指骨的中段,此处正是指深屈肌和指浅屈肌分叉的交点(坎珀交点)。在这一区屈肌腱有复杂的滑车系统支撑,将肌腱约束在指骨上,以利于手指屈曲。损伤和被修复的滑车处易形成粘连。由于这一区结构复杂曾经有人把Ⅱ区称为“无人区”。所以Ⅱ区康复效果较差,易发生粘连。
Ⅲ区:蚓状肌在此区起于指深屈肌的肌腱,其肌腱从腕管内发出。在前几周把蚓状肌定位在保护性位置(掌指关节屈曲,指间关节伸直)会导致内在肌粘连和挛缩。因此,对于Ⅲ区屈肌腱损伤的康复建议早期让掌指关节做轻微的被动活动以及进行轻微的被动握勾拳动作(掌指关节伸直和指间关节屈曲)。
Ⅳ区:屈肌腱位于腕管内,被滑液鞘包裹。这一部位损伤常有多条肌腱神经和血管损伤,因为这些结构彼此十分靠近。所以术后康复因对各肌腱的分别滑动练习可以有效预防肌腱粘连。
Ⅴ区:位于前臂远1/3到腕关节水平,包括指浅屈肌和指深屈肌的肌肉肌腱接合处。因正中神经、尺神经、桡动脉、尺动脉通过这一区域,所以肌腱损伤常伴有这些组织的损伤,在康复的早期必须对这些神经和血管加以保护。这一区域的肌腱常发生挛缩和缩短。康复治疗因重点对改善各肌腱的滑动性可以减少肌腱粘连和挛缩。
具体的术后康复方案请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北京有哪些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