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讲解
症状概述
检查诊断
治疗方法
护理常识
预后饮食
疾病预防

9月平衡针灸三十八穴及筋结点疗法专题研修

平衡针灸学是以心理、生理、社会、自然相适应的整体医学调节模式,充分利用人体的信息系统(即神经、经络与体液系统》和针刺技术的反馈效应原理,以针刺为手段,选择人体的健侧某一特定穴位,来激发调动病人的自身防卫系统依靠病人自己达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自我调节。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特色技术年被评为国家卫生部农村与社区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年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与社区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年正式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期常见病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筋结点疗法是吕晓峰老师在长期临床实践过程中总结而来的一种综合疗法。其优点是安全、治疗速度快、疗效立竿见影,不易复发,从而被广大医生所青睐。

筋结点疗法主要是针对经筋。十二经筋,是十二筋脉之气结聚散落于肌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其主要作用为连接筋肉、骨骼,利于关节屈伸活动,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和现代人研究的人体的十二条力线极为相近。也是软组织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以肩部疼痛、功能受限为主要临床特点,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多由肩周肌、肌腱、滑囊、关节囊的慢性损伤性、无菌性炎症所致。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痹证”、“肢节痛”范畴,多为上肢筋脉、肌肉、关节等软组织受风、寒、湿邪外袭,闭塞经络,气滞血瘀所致,主要表现为“肩痛累月,肩关节如胶连接不能举”,又称之为“肩凝症”。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成功找到了位于下肢腓浅神经上的特定穴位“肩痛穴”。平衡针灸法针刺肩痛穴治疗肩周炎技术具有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等特点。年曾获全军科技二等奖、“十五”被列为国家级中医药标准化招标课题。

适应症:各种原因引起的肩关节部位的疼痛:包括肩周炎、颈椎综合征、胸廓出口综合征、肩袖损伤、颈肩肌筋膜炎、脆性骨软骨炎、冈上肌腱断裂等引起的疼痛。

肩痛症

定位:此穴位于腓骨小头至外踝高点连线的上三分之一处。即足三里穴下两寸,偏外一寸。

局部解剖:在腓骨长肌与趾总伸肌之间,深层为腓骨短肌,分布有胫前动静脉肌支和腓前神经。

取穴原则:交叉取穴。右侧病变取左侧穴位,左侧穴位取右侧,双侧病变取双侧穴位。

平衡针法——腰痛穴针法演示

操作方法

病人取仰卧位,暴露膝关节下肢。选穴肩痛穴,该穴位于腓骨小头与外踝连线的上1/3处点,在穴位上消毒。

针刺方法采用28号3寸毫针1支,行直刺法,进针约2.5寸,

可行上下提插针刺手法,待出现针感即可出针,整个针刺时间应控制在3

秒钟以内。病情较重、病程较长的患者可留针以增强针效。留针期间可适当配合肩部运动。

出针快速出针,并以酒精棉球按压针孔1分钟,以防出血。

技术关键

2.2.1肩痛穴定位必须准确肩痛穴是平衡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主穴,

属经外奇穴之一,又称“中平穴”,位于小腿腓侧,腓骨小头与外髁高点的连线上,髌骨中线下5寸处,或髌骨中线与踝连线之中上1/3处。也可根据足三里穴下2寸,上巨虚穴上1寸,以偏于腓侧1寸的原则取穴。

2.2.2交叉取穴即右侧肩周炎取左侧穴位,左侧肩周炎取右侧穴位。

2.2.3快速进针针尖与皮肤呈90度角向下直刺2.5寸左右。

2.2.4快速针刺手法即进针快,出针快,整个针刺过程控制在3秒钟内。

2.2.5针感要求以局部酸、麻、胀,并向足部放射为宜,个别患者可传导至肩部,传至肩部者疗效最佳。

2.3治疗时间及疗程发病2周以内者,每日针1次,14次为1疗程;发病2~4周者,每日针1次,21次为1疗程;发病4周以上者,每日针1次,28次为1疗程。

课堂实录







































北京看白癜风要多少钱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怎么算


转载请注明:http://www.rpmwc.com/jbyf/8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