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管解剖
腕管由正中神经(MN)和9条肌腱组成,包括指浅屈肌(FDS)、指深屈肌(FDP)和拇长屈肌。这些肌腱被屈肌支持带(尺侧附于豌豆骨和钩骨,桡侧附于舟骨和大多角骨)包裹,指浅屈肌和指深屈肌被同一腱鞘包裹,拇长屈肌有单独的腱鞘,正中神经位于屈肌支持带下方,在桡侧腕屈肌(FCR)、拇长屈肌(FPL)和指浅屈肌(FDS)之间,手指活动时在B超下可见到活动的正中神经。
图1正常腕管:腕关节远端短轴位扫描显示,桡侧腕屈肌(FCR)和正中神经(MN)、拇长屈肌(FPL)被横韧带(小箭头所指)分割,在指浅屈肌(FDS)之间可见到一个空隙(大箭头),在正中神经(MN)和尺神经(UN)、尺动脉(UA)正中间。
B超引导下腕管注射
患者坐位,将肘和腕放在治疗床上,下方垫枕增加舒适度,尽量让患者在操作过程中不移动手臂。
手指弯曲,手腕放松使得韧带间隙尽量的大,腕关节远端短轴位扫描,屈肌腱之间可见一空隙,在正中神经和尺神经中间,常位于中指和环指指浅屈肌(FDS)肌腱之间。在进行B超引导下腕管注射时要谨记针的位置常在B超扫描层面之外,所以应上下扫描以除外附近有敏感结构(如正中神经、尺神经、尺动脉等)。正中神经可通过其非均质性和探头前后移动时亮暗变化辨别。上面所说的空隙即为进针通道,进针过程中不能碰到肌腱,在肌腱之间完成药液注射。拔针后嘱患者充分伸张手指促进药液在腕管内扩散,晚上睡觉时腕关节夹板固定防止大范围活动,注射一般可缓解症状6个月以上。
图2腕关节综合征(腕关节短轴位)。a肿胀的正中神经MN、指浅屈肌肌腱(FDS)之间有一空隙。b显示探头摆放位置及进针方式。
黑龙江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治好白癜风要多少钱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