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讲解
症状概述
检查诊断
治疗方法
护理常识
预后饮食
疾病预防

灸疗语音版学习与分享李老师

中医方面认为,灸疗具有很好的补阳祛湿的作用,是一种非常好的养生、治病手段,在正确的穴位之中进行灸疗,不仅能够有效的去除身体之中的湿邪,同时还具有预防各种各样疾病的功效。常见的灸疗方法有很多,具体的灸疗穴位如下,一起来看看。

  第一:关元穴

  

这个穴道的位置在我们的肚脐下面大约3寸的位置,是一种具有很好养生以及强健身体功效的穴位。长期对这个穴位进行灸疗,能够有效的调理气血,并且对于补肾固精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第二:中脘穴

  

这个穴道的位置在上腹部的前正中线,也就是肚脐中上面大约4寸左右的位置。在这个穴位进行灸疗,能够有效的缓解胃部所出现的各种疾病以及症状,例如腹泻、拉肚子以及胃溃疡等等。

  第三:丰隆穴

  在这个穴道的位置在小腿前外侧,也就是在外脚踝肩部上面大约8寸的位置。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祛湿的穴位,每天使用坚持灸疗,能够有效的起到健脾化湿的作用,对于身体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温馨提示:丰隆穴的穴肉厚而硬,点揉时可用按摩棒,或用食指节重按才行。找穴要耐心些,可在经穴四周上下左右点按试探,取最敏感的点。当有痰吐不出的时候,丰隆穴会变得比平时敏感许多。

 第四:解溪穴

  

1.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当(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2.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平齐外踝高点,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处取穴。

这个穴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进行灸疗之后能够有效的解决下半身水肿的问题,最好能够每天进行灸疗1——2次。

  第五: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每天灸疗该穴位。你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第六:合谷穴

  中医方面认为,这个穴位是大肠经的一个总开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脸部的皮肤出现了红血丝,那么可以在合谷穴进行灸疗,能够起到非常好的缓解作用。合谷穴具有很好的升清降浊以及疏通气血的作用。但是,如果是一些体质比较差的女性,那么在进行这个穴位灸疗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最好能够禁止使用。

在第一、二掌骨之间,当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处;或拇、食两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当虎口与第一、二掌骨结合部连线的中点;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即是。

就是将一只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对着另一只手的虎口,然后屈曲按下,指尖的位置就是合谷穴了。每天进行灸疗直到穴道微微发红就可以停止了。

  第七:曲池穴

  这个穴道的位置在屈起肘部的时候出现横纹的外侧段,是大肠经的合穴,也就是说血脉之气从四肢对位置汇集到这里。对这个穴位进行灸疗,能够很好的起到调理气血以及去除风湿的作用,如果身体容易出现烦闷以及手麻的情况,对这个穴位灸疗能够很好的改善血液循环,改善不适应的情况。

位置:人体曲池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寻找方法:取该穴位时患者应采用正坐,侧腕的取穴姿势,曲池穴位于肘部,寻找穴位时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

  第八:隐白穴

  这个穴道在脚上大脚趾末节的内侧,距离脚趾甲的距离大约是0。1寸左右。隐白穴是脾的重要穴道之一,在隐白穴中进行灸疗,能够起到很好的祛痰祛湿的作用。

  通过上文的介绍之后,相信大家对于祛痰祛湿灸哪个穴位都具有一定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做好保健身体的工作,并且密切注意身体的变化,避免病邪、湿邪进入我们的身体,引发湿症以及各种疾病。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湿症分为两种,一种是内湿,另一种则是外湿。除了上面所说的使用灸疗的方法令身体恢复健康之外,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千万不能够过度的服用烟酒或者是食用一些生冷的食物,这对于脾胃功能、消化能力以及身体健康情况等等都具有非常不好的影响。另外,还应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身体素质。

掌灸使用注意事项:

1、本品为外用品,严禁口服。

2、皮肤过敏、有血友病、白血病等恶性血液病者禁用。

3、皮肤有溃烂和开放性伤口的部位不宜使用。

4、眼部、面部、心脏部位忌用,胸腹部等皮肤娇嫩的部位慎用。

5、孕妇、婴幼儿禁用。









































天津白癜风专科医院
白癜风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rpmwc.com/jbyf/64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