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台阶,或在高低不平的路上行走,踝关节处于跖屈位,遭受内翻或外翻暴力时,使踝部韧带过度牵拉,导致韧带部分损伤或完全断裂。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皮下瘀斑,活动踝关节疼痛加重,有局限性压痛点。踝关节扭伤属中医骨伤科学“伤筋”范畴。
中医将踝关节扭伤多归为足少阳经型、足少阴经型。若急性韧带损伤修复不好,韧带松驰,易致复发性损伤,导致踝关节慢性不稳定,给患者的生活、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所以一旦扭伤,应积极治疗。
足少阴经型
伤后局部肿胀疼痛,肿胀主要在内踝周围,踝关节功能障碍,屈伸不利。
穴位定位
照海、太溪、解溪、商丘。
照海、太溪、商丘、解溪四穴位于内踝周围,可通调内踝气血,通经止痛,照海通阴跷脉,主治肢体阳缓而阴急病症,四穴均可用毛神人热敏灸疗仪施温和灸,灸15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急性损伤应立即冷敷,以减少局部出血及肿胀程度。48小时后可局部理疗,促进组织愈合。对反复损伤副韧带松弛、踝关节不稳定者,宜长期穿高帮鞋,保护踝关节,避免反复扭伤,以免形成习惯性踝关节扭伤。
穴位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足背踝关节横纹中央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踺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位于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
热敏灸施灸宜忌(一)宜
1、施灸前应详细告知患者操作过程,打消患者对艾灸的恐惧感和紧张感。
2、施灸时应根据年龄、性别、体质、病情,采取舒适的体位,并充分暴露施灸部位。施灸时间应根据病情不同,个体不同而各不相同。要注意防止艾灰掉落灼伤患者,或烧坏衣服被褥等物。
3、施灸后必须将燃着的艾条熄灭,以防复燃。
(二)忌
1、不宜施灸人员婴幼儿、孕妇、术后伤口未痊愈患者。
2、不宜施灸疾病昏迷、肿瘤晚期、脑出血急性期、血液病、大量吐(咯)血。
3、不宜施灸部位感觉障碍、皮肤溃烂处,植入假体部位。
4、不宜施灸状态过饥、过饱、过劳、酒醉等。
5、灸后不宜事态灸后3小时内灸疗部位忌接触水。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