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伸是足底筋膜炎康复方案中的重要部分。和对照组相比,足底筋膜炎患者的踝部和足部的关节活动度明显受限16。物理治疗师一定要确保患者的拉伸动作准确无误,并确保患者无论是肌肉长度还是关节活动性能都相应得到改善。
研究发现当踝关节和跖趾关节(metatarsalphalangealjoint,MTP)的联合背伸时,能获得足底筋膜的最大拉伸。中部足外展(mid-tarsalabduction)或者前部足往外(forefootvarus)并不能改善拉伸17。随机对照研究表明与其它各种治疗方法相比,足底特异性拉伸治疗效果显著18-20。运用该拉伸方法时,患者采取坐位,患足交叉置于健侧膝部。一手抓住MTP关节远端,将脚趾用力往脚背方向拉,同时,另一只手检查足底筋膜已被正确拉伸。确保足底筋膜已被正确拉伸后,还需用另一只手对抗原牵引方向进行额外拉伸(图1)。每个拉伸动作持续10秒,重复10个,每天3次。其它常用的治疗性练习包括用高尔夫球进行自我按摩(图2)以及利用墙壁或楼梯进行跟腱拉伸。
图1
图2
治疗性练习也应该包括力量训练,特别是足内肌肉(intrinsicfootmuscle)的训练。这些肌肉可以通过很短的足部练习得到最好的强化。例如站在一块毛巾上并使用足底部的肌肉(而非脚趾)试图将毛巾抓起(图3)。肌电图数据表明与用脚趾去抓毛巾相比,这种短期足部练习更能激活大脚趾外展肌。另外,站立位做该动作好于坐位23。除了加强踝部和足部力量,运动力学链分析(kineticchainanalysis)显示还存在其它一些生物机制问题例如近端肌肉无力或者核心肌肉的神经肌肉控制不良(例如,臀外展肌,臀后伸肌或者外旋肌的肌力不良等)。运用治疗性练习解决下肢的生物机制功能不良应该是符合逻辑的,但是一些主要的文献研究并不一定支持这种做法。
图3
特异性治疗矫形鞋垫常用于治疗足底筋膜炎。它们能提高足弓支持以及缓冲脚后跟的压力。大部分的证据表明就从足底筋膜炎的对症治疗来看,普通的矫形鞋垫具有和特制鞋垫一样的效果24,25。有些鞋垫还使用电磁线圈(magnetccoils),但并未证实能带来更多好处26,27。
夜间夹板(nightsplinting)也经常用于足底筋膜炎患者。目的是减少睡眠时的被动跖屈以及防止足底筋膜和跟腱变短。如果能保持足底筋膜的长度,那么就能减轻晨起第一步的疼痛。有些夹板还能通过脚趾锲形装置提供额外的跖趾关节(MTP)关节背屈。相关研究表明,仅有两个交叉研究认为夹板能使患者获益,但其结果好坏参半28.29,而一个大型研究显示传统治疗加上夹板后,并无明显的额外获益30。最近的一个随机对照性研究表明夜间夹板在治疗的12周时能明显减轻疼痛以及改善功能31。不过,影响睡眠质量以及不舒服是夜间夹板的主要副作用。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前述研究中出现好坏参半的结果。
低位dye法贴扎(Low-dyetaping)能够减轻患者的早期疼痛,也是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一个方法。贴扎可以提供足部后旋的力量以减轻走路时的距下关节前旋32。在治疗一周后,贴扎显示出减轻疼痛的良好正面效果33,34。跟骨贴扎(calcanealtaping)在治疗一周后与假性贴扎相比,在减轻疼痛方面效果明显35。
针刺(acupuncture)是治疗足底筋膜炎另一种替代性疗法。在某研究中,和安慰剂相比,在PC7位的针刺治疗,在治疗1个月时,患者感觉晨起第一步疼痛以及整体疼痛(overallpain)都得到减轻36。
小结足底筋膜炎是造成足跟底部疼痛的常见原因。典型症状包括足跟底部疼痛,尤其是晨起第一步尤甚。治疗方法包括冰敷,非甾体类抗炎药以及动作调整(activitymodification)。患者也可进行足底筋膜和跟腱拉伸以及自我按摩和力量练习。其它治疗可考虑矫形鞋垫,夜间夹板和体外冲击波疗法。足底筋膜的自然进程良好,大部分患者在12个月内会有明显改善。患者很少需要手术治疗37。
完。
因篇幅所限,参考文献略。
延伸阅读:《看海外PT如何治疗足底筋膜炎,为什么?(PartI)》
这是关于足底筋膜炎物理治疗的临床案例。我们不是只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