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讲解
症状概述
检查诊断
治疗方法
护理常识
预后饮食
疾病预防

十二经脉足阳明胃经下篇

?31.髀关

[定位]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屈髋时,平会阴,居缝匠肌外侧凹陷处。

[解剖]在缝匠肌和阔筋膜张肌之间;深层有旋股外侧动、静脉分支;布有股外侧皮神经。

[主治]腰痛膝冷,痿痹,腹痛。

[配伍]配伏免治痿痹。

[刺灸法]直刺l~2寸。

32.伏兔

[定位]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6寸。

[解剖]在股直肌的肌腹中有旋股外侧动、静脉分支;布有股前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

[主治]腰痛膝冷,下肢麻痹,疝气,脚气。

[配伍]配髀关、阳陵泉治下肢痿痹。

[刺灸法]直刺l~2寸。

33.阴市

[定位]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3寸。

[解剖]在股直肌和股外侧肌之间;有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布有股前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

[主治]腿膝痿痹,屈伸不利、疝气,腹胀腹痛。

[配伍]配足三里、阳陵泉治腿膝痿痹。

[刺灸法]直刺l~l.5寸。

34.梁丘

[定位]屈膝,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

[解剖]在股直肌和股外侧肌之间;有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布有股前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

[主治]膝肿痛,下肢不遂,胃痛,乳痈,血尿。

[配伍]配足三里、中脘治胃痛。

[刺灸法]直刺l~1.2寸。

[附注]足阳明经郄穴。

35.犊鼻

[定位]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解剖]在髌韧带外缘;有膝关节动、静脉网;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及腓总神经关节支。

[主治]膝痛,下肢麻痹,屈伸不利,脚气。

[配伍]配阳陵泉、足三里治膝痛。

[刺灸法]向后内斜刺0.5~l寸。

36.足三里

[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解剖]在胫骨前肌,趾长伸肌之间;有胫前动、静脉;为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皮支分布处,深层当腓深神经。

[主治]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乳痈,肠痈,下肢痹痛,水肿,癫狂,脚气,虚劳赢瘦。

[配伍]配中脘、梁丘治胃痛;配内关治呕吐;配气海治腹胀;配膻中、乳根治乳痛;配阳陵泉、悬钟治下肢痹痛;常灸天里可养志保健。

[刺灸法]直刺1~2寸。

[附注]

(l)足阳明经所人为“合”。

(2)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

(3)参考资料:

a.据报道,针刺健康人和胃病患者的足三里和手三里,观察发现胃弛缓时针刺使收缩加强,胃紧张时变为弛缓,并可解除幽门痉挛。

b.据报道,针刺单纯性消化不良和中毒性消化不良患儿的足三里、合谷、三阴交,可使原来低下的胃游离酸、总酸度、胃蛋白酶和胃脂肪酶活性迅速升高。

c.据报道:针刺人及家兔的足三里,发现裂解素(主要是裂解含有大量多糖体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也能灭活某些病毒)都有增加,人增加17.85单位,兔增加62.1单位,两者均在针后12小时增加最显。

d.据报道:针刺家兔的“足三里’、“大推”可使其调理素明显增加,从而促进白细胞吞噬指数的上升,增强其免疫能力。

37.上巨虚

[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

[解剖]在胫骨前肌中;有胫前动、静脉;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皮支,深层当腓深神经。

[主治]肠鸣,腹痛,泄泻,便秘,肠痈,下肢痿痹,脚气。

[配伍]配足三里、气海治便秘、泄泻。

[刺灸法]直刺l~2寸。

[附注]大肠经下合穴。

38.条口

[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8寸,

[解剖]在胫骨前肌中;有胫前动、静脉;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皮支,深层当腓深神经。

[主治]脘腹疼痛,下肢痿痹,转筋,跗肿,肩臂痛。

[配伍]配肩髃、肩髎、治肩臂痛。

[刺灸法]直刺l~1.5寸。

39.下巨虚

[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9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解剖]在胫骨前肌与趾长伸肌之间,深层为胫长伸肌;有胫前动、静脉;布有腓浅神经分支,深层为腓深神经。

[主治]小腹痛,泄泻,痢疾,乳痈,下肢痿痹。

[配伍]配天枢、气海治腹痛。

[刺灸法]直刺l~1.5寸。

[附注]小肠经下合穴。

40.丰隆

[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

[解剖]在趾长伸肌外侧和腓骨短肌之间;有胫前动脉分支;当腓浅神经处。

[主治]头痛,眩晕,痰多咳嗽,呕吐,便秘,水肿,癫狂痛,下肢痿痹。

[配伍]配风池治眩晕;配膻中、肺俞治痰多咳嗽。

[刺灸法]直刺l~1.5寸。

[附注]足阳明经络穴。

41.解溪

[定位]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踺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解剖]在拇长伸肌膜与趾长伸肌胫之间;有胫前动、静脉;浅部当腓浅神经,深层当腓深神经。

[主治]头痛,眩晕,癫狂,腹胀,便秘,下肢痿痹。

[配伍]配阳陵泉、悬钟治下肢痿痹。

[刺灸法]直刺0.5~l寸。

[附注]足阳明经所行为“经”。

42.冲阳

[定位]在足背最高处,当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之间,足背动脉搏动处。

[解剖]在趾长伸肌腱外侧;有足背动、静脉及足背静脉网;当腓浅神经的足背内侧皮神经第二支本干处,深层为腓深神经。

[主治]口眼歪斜,面肿,齿痛,癫狂痫,胃病,足痿无力。

[配伍]配大椎、丰隆治癫狂痫。

[刺灸法]避开动脉,直刺0.3~0.5寸。

[附注]足阳明经所过为“原”。

43.陷谷

[定位]在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解剖]有第二跖骨间肌;有足背静脉网;布有足背内侧皮神经。

[主治]面目浮肿,水肿,肠鸣腹痛,足背肿痛。

[配伍]陷谷、上星、囟会、前顶、公孙、治卒面肿。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附注]足阳明经所注为“输”。

44.内庭

[定位]在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解剖]有足背静脉网;布有腓浅神经足背支。

[主治]齿痛,咽喉肿病,口歪,鼻衄,胃病吐酸,腹胀,泄泻,痢疾,便秘,热病,足背肿痛。

[配伍]配合谷治齿痛;配地仓颊车治口歪。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5~0.8寸。

[附注]足阳明经所溜为“荥”。

45.厉兑

[定位]在足第2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解剖]有趾背动脉形成的动脉网;布有腓浅神经的足背支。

[主治]鼻衄,齿痛,咽喉肿痛,腹胀,热病,多梦,癫狂。

[配伍]配内关、神门治多梦。

[刺灸法]浅刺0.1寸。

[附注]足阳明经所出为“井”。

声明:本文图片和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方宇衡

元汝萍

?长按







































鍙屽崄涓鏅氫笂璺潰鍝噷鐧界櫆椋庤兘褰诲簳娌绘剤涓婄珯婊′汉
鍏ㄤ綋鍙備細浜哄憳娣辨劅杩欐鎶ュ憡浼?


转载请注明:http://www.rpmwc.com/jbyf/2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