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运动健身已成为大众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不当的体育运动不但不能为健康加分,反而会造成运动损伤。肩关节是非常容易受伤的部位,尤其是肩袖损伤的发生率最高,要认真对待,受伤后及时治疗,才不会影响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湖人当家球星科比在比赛中肩膀受伤,经过核磁共振检查,被确诊为右肩肩袖撕裂(图1)。那什么是肩袖损伤呢?又该如何防护呢?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国家骨科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英国密得萨斯大学临床工作部华佳教授,于年5月17日造访医遛健康大讲堂,并就肩关节运动创伤与防护进行了专场讨论。
图1
肩关节由三块骨(肱骨、肩胛骨、锁骨)(图3)构成,由六个关节组成,分为肩肱关节、盂肱关节、肩锁关节、胸锁关节、喙锁关节、肩胛胸壁间关节。肩袖(图4)又叫旋转袖,是包绕在肱骨头周围的一组肌腱复合体,肱骨头的前方为肩胛下肌腱,上方为冈上肌腱,后方为冈下肌腱和小圆肌腱,这些肌腱的运动导致肩关节旋内,旋外和上举活动,但更重要的是,这些肌腱将肱骨头稳定于肩胛盂上,对维持肩关节的稳定和肩关节活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图2
图3
图4
在人体众多关节中,肩关节的活动范围最大。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在正常情况下为:前屈上举°—°、后伸40°—45°、外展上举°—°、内收20°—40°、水平位外旋60°—80°(或贴壁45°)、水平位内旋70°—90°(或贴壁70°)、水平屈曲°、水平伸展30°,加之肩关节的活动是以胸锁关节为支点,以锁骨为杠杆,因此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又可因“肩胸关节”的活动而增加。
虽然肩关节的运动范围在生理情况下已经很大,但是专业运动员为了追求体育成绩,肩关节常常超限幅运动,由此造成肩袖损伤,科比就是其中一例。事实上任何投掷运动,比如棒球投球、排球、交叉步掷标枪、羽毛球、推铅球、掷铁饼等,都会造成肩袖损伤。普通大众在参加体育活动时,由于缺乏专业指导与肩关节保护意识,肩袖损伤发生概率不低。
肩袖损伤、断裂会造成肩关节不稳、肌力下降、活动无力及受限,其主要机制有以下几点:
?肱骨头向上移位,肱二头肌腱负荷增加,长头腱宽度增加
?缺损延伸过二头肌间沟,肱横韧带断裂,长头腱向内移位
?肱骨头向上移位,残留肩袖受喙肩弓与肱骨头挤压(图5)
?上盂唇磨损(图6)
?肌腱下滑到肱骨头中心以下,钮孔状畸形,肩袖反而会使肱骨头上移(图7)
(图5肱骨头向上移位,残留肩袖受喙肩弓与肱骨头挤压,最终导致肱骨头与肩峰直接接触,引发剧烈疼痛及或活动受限)
(图6上盂唇磨损)
(图7钮孔状畸形)
可以得知,肩袖损伤后肱骨头向上移位是主要的病理过程。
综上所述,通过在运动中早期限制肩关节超幅运动,可以预防运动造成的肩袖损伤;而在肩袖损伤后限制肱骨头上移,可以延缓病理进展。那么,现在市场上是否有肩部护具可以保护肩关节尤其是肩袖减少运动损伤呢?
目前肩关节护具在市场上有很多,价格悬殊,几十到几千不等。这些护具绝大部分为国外品牌,以LP、bauerfeind(图8、图9、图10)为大品牌;国产品牌肩关节护具对其功能描述极为模糊,主要以仿制为主,结构简易。国外护具品牌有自己专门的研发团队与生物力学实验室,起步较早的他们已积累了不少技术与经验;于此对应的是国内起步晚、技术壁垒。
由于涉及商业利益,国内外文献未有报道制作肩袖损伤防护护具的肩关节生物力学依据。在没有肩关节生物力学支持的情况下,国产护具(图11)无疑无法真正起到防护肩袖损伤的作用,此为国内空白。
(图8bauerfeind肩部护具)
(图9bauerfeind肩部护具)
(图9LP肩关节护具)
(图11国产护具)
通过在运动中早期限制肩关节超幅运动,可以预防运动造成的肩袖损伤;而在肩袖损伤后限制肱骨头上移,可以延缓病理进展。笔者认为,在设计制作肩关节护具时,技术团队必须是由运动员教练、医生、服装工程专业人员等组成。设计护具前必须掌握肩关节生物力学、投掷运动中肩袖受伤机制、各种服装面料特性,并在设计过程中做大量尸体实验及活体实验以确保护具效果确切。目前,医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联合组建肩关节研究团队(图12),正研发一款肩部护具,旨在预防运动造成的肩袖损伤。让我们一起期待,国产护具可以像国外品牌那样,走出一条自己的大道。
图12肩关节创伤与防护多学科研发团队
讲者介绍:汪方
上海市伤创急救中心主任助理
医院副主任医师
医院骨科博士
交通大学医学工程博士后
SteppingHill医院创伤与骨科荣誉医师
“星期七白金救护时间”创立人之一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和南京医科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创伤分会青年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肩肘外科工作委员会委员
上海医学会创伤分会委员
上海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青年委员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学会骨缺损与坏死学组委员
国际骨科学会(SCICOT)足踝学组中国委员
国际内固定学会、亚洲创伤骨科学会、美国外科医师学会等国际性学术组织会员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中华肩肘外科杂志》《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通讯编委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原创,请不要吝啬你的转发与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