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讲解
症状概述
检查诊断
治疗方法
护理常识
预后饮食
疾病预防

手外伤康复

手外伤康复是在手外科的诊断和处理的基础上,针对手功能障碍的各种因素,例如瘢痕、挛缩、粘连、肿胀、关节僵硬、肌肉萎缩、感觉丧失或异常等,采用相应的物理治疗、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辅助器具、康复工程、心理治疗等康复手段,使伤手恢复最大程度的功能,以适应日常生活活动和工作、学习。近年来由于显微外科和肢体重建技术的发展.使过去认为不宜早期进行修复的肌腱、神经断裂也能进行一期修复,缺损的组织可移植重建,这就为手的功能恢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对手康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本信息

常见发病部位

多发群体

手外伤患者

就诊科室

康复理疗科

目录

1相关知识

2康复问题

3康复评定

4康复分期

5康复治疗

折叠编辑本段相关知识折叠定义

手外伤康复是在手外科的诊断和处理的基础上,针对手功能障碍的各种因素,例如瘢痕、挛缩、粘连、肿胀、关节僵硬、肌肉萎缩、感觉丧失或异常等,采用相应的物理治疗、运动疗法、作业疗法以及手夹板、辅助器具等手段,使伤手恢复最大程度的功能,以适应每日日常生活活动和工作、学习。

折叠分类

手外伤常为复合性损伤,涉及手部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肌腱、骨、关节、神经、血管等。通常分为骨折、肌腱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烧伤、断指再植等。

折叠临床表现

1、开放性损伤:此类损伤常合并出血、疼痛、肿胀、畸形和(或)功能障碍。

2、闭合性损伤:闭合性损伤由于皮肤完整,而皮下组织在损伤后严重肿胀,容易导致皮肤将肿胀的软组织紧紧地勒住,使得局部的血液循环障碍,部分病人甚至会因此导致远端肢体或软组织的坏死。

折叠临床处理原则

(一)手外伤可能有其他重要脏器的损伤,应首先抢救患者的生命。但同时要注意手外伤的处理。

(二)必须对伤员进行全面的病史分析,认真检查伤情,确定治疗方案。

(三)消灭创面,防治感染,修复重要的组织,保留手指的适当长度,早期活动伤手和在劳动中逐步使用伤手,是恢复伤手功能的关键。

根据损伤组织的不同,具体如下:

1、甲下血肿

指端受挤压伤后。组织内出血积聚于甲下时,称甲下血肿。甲下血肿往往合并末节指骨骨折,手指末端肿胀;疼痛剧烈,甚至影响睡眠。甲下积血需及时清除,以防日后发炎,若指甲即将脱落则可予以拔除。

2、手部皮肤损伤

手外伤时最常见的损伤。皮肤损伤的类型很多,短而浅的皮肤伤口,只要清洗后用红汞或碘酒消毒后包扎即可。其他伤口,医院进行彻底清创和覆盖创面,以争取伤口早日愈合。术后用消毒纱布分指包扎伤口,以利手指活动。植皮的伤口,需将伤指及腕部固定2~3周。术后抬高患肢,以减少手部肿胀.术后10~14天拆线。早期活动伤指及健指。

3、手部肌腱损伤

手肌腱伤断后,手指即不能伸直;屈肌腱伤断后,手指即不能屈曲。多根屈肌腱伤断后,手指不能握拳。

肌腱伤断后一般都需缝接可在伤后清创时立即缝接,但有时伤口污染严重时可先将皮肤伤口缝好,待伤口愈合3个月后再作缝接。有些肌腱缺损或屈肌腱伤断部位在手指时,需要行肌腱移植,即将他处的肌腱,例如掌长肌腱或趾伸肌腱取下一段,分别与伤断的肌腱缝接。肌腱缝接后,需将手指和腕关节固定。一般说来,屈肌腱伤断缝接后固定在屈曲位。伸肌腱伤断缝接后固定在伸直位。固定时间需三周,到时拆除固定,自行屈伸手指,以锻炼手指的功能,再过一周后,可增加被动运动,但动作要轻柔,以免拉断修复好的肌腱。

4、手部骨和关节损伤手部的骨折和脱位非常多见。受伤后如果处理不当,对手的功能将产生严重影响,甚至残废。

手部的骨折或脱位常同时有数根骨头折断或伴有其他组织的损伤。因此,在处理骨折或脱位的同时,必须处理好其他组织的损伤。开放性骨折必须在彻底清创后,缝合伤口,改变成为闭合性骨拆,并争取不使伤口感染。

对于骨折或脱位的处理,首先要求准确复位,力求完全(解剖)复位,避免有角度、旋转成重迭等畸形。闭合性骨折应多采用闭合复位;开放性骨折应多采用细不锈钢针内固定,以利早期活动患指。

骨折或脱位整复后,必须将手固定于功能位置。这种位置可使有关肌肉力量处于平衡状态,有利于骨折的复位和固定,万一发生运动障碍时,仍能保留手的一定功能。手部骨折愈合较快,一般说来,掌骨固定4周,指骨固定6周,关节脱位固定3周,即可去除外固定,开始功能训练。

5、手指截断伤

手指截断伤严重的手外伤,有的手指已经截断,有的虽未完全断离,但远侧断段已失去存活条件,如何处理这种复杂的伤情,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有些截断的手指能够再接的,应当努力争取接起来;不能再接的断指,必须将残端妥善处理,否则将因残端发生疼痛或残指过短而影响手的功能。

折叠编辑本段康复问题

(一)运动障碍手外伤后可出现各种并发症,如水肿、粘连、瘢痕、挛缩、慢性疼痛、肩手综合症等,导致肌肉萎缩,无力,关节僵硬,运动功能障碍。

(二)感觉障碍部分伤及周围神经,出现感知功能障碍。

(三)心理障碍患者有自卑感,感到不能适应社会。

(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运动、感觉、心理障碍均导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

(五)职业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下降。

折叠编辑本段康复评定折叠Moberg拾物试验

把十种常用物品放于患者面前,令其闭眼把它们逐一放入另一器皿中,并且辨别其种类及名称。该测试的原理是手的感觉是功能性的,只有当手能够辨别不同质地、形状、大小的物体,并且中枢神经亦能正确地理解这些触觉信息时,此感觉才是功能性的。该测试是计时的。

折叠Carroll上肢功能定量测试

将与日常生活活动有关的上肢动作,分成几个特殊部分:抓握、前臂旋转、肘部屈伸、肩部上提。该测试是计时的。

表24-1Carroll上肢功能定量测试

目的方法检查抓握功能拿起4块不同大小木块从栓上拿起2块不同大小垫圈拿起一个球拿起4个不同大小玻璃珠检查上肢功能及协调性把一个小垫圈套在钉子上,把熨斗放在架子上把壶里的水倒进一个杯子里,再把杯里的水倒进另一个杯子里,把手依次放在前额、头顶、后脑勺、嘴上,然后写姓名折叠编辑本段康复分期折叠I期

伤后或术后3周内。损伤部位充血,水肿,坏死细胞脱落,纤维细胞、胶原细胞增多。康复目的:消炎,消肿,镇痛,促进损伤愈合。可行理疗,功能位固定,轻柔的主动和辅助主动活动等。注意:严重损伤(3~4d),神经和肌腱修复术后(3周),急性关节炎,不稳定性骨折,术后需严格制动者运动疗法禁忌。

折叠II期

伤后或术后3~6周。胶原增加,组织抗张力开始恢复,肌腱和骨折逐步牢固,易发生粘连。康复目的:预防粘连,提高肌腱的抗张力和骨折的牢固性,改善感觉功能。应尽早活动,并进行感觉再训练。因组织还未恢复正常的强度,不宜抗阻活动。

折叠III期

伤后或术后6~12周。伤口愈合成熟,胶原纤维逐渐增多,表层(瘢痕)与深层(粘连)纤维组织增多。康复目标:减少纤维组织的影响,增加关节活动范围,肌力,手的灵敏性和协调性。可循序渐进地进行抗阻活动。继续进行感觉再训练。

折叠IV期

伤后或术后12周后。大部分功能已恢复,组织炎症反应基本消退,神经损伤初步恢复。康复目标:矫正畸形,恢复手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可考虑重建或二期修补术。如恢复效果良好,可进入功能训练和职能训练。

折叠编辑本段康复治疗折叠治疗原理

1、消炎、消肿、镇痛、促进创面愈合早期应用超短波、微波、红外线、紫外线等,可改善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增强细胞膜通透性,提高组织再生能力。

2、预防粘连、软化瘢痕早期瘢痕组织是由未成熟的,新陈代谢非常活跃的胶原组织组成,有“蠕变”的特性,可对外部应力产生反应,在持续应力下,瘢痕组织能够顺着应力的方向松弛、变软、延伸,胶原可重新排列。早期用压力疗法、按摩等,直接给予皮肤瘢痕以持续的压力,限制水肿,降低局部血供,抑制胶原蛋白的增加,促使其更有序和有方向的重新排列,深度压力,可移动肌腱周围的胶原蛋白。后期可用运动疗法帮助肌腱滑动,应用被动伸展运动或手夹板,提供温和而持续牵拉,使关节周围的肌腱、韧带、关节囊、粘连带被拉长并重新排列,瘢痕松弛。并辅以中频电、超声波、蜡疗等、可软化瘢痕,松解粘连。

3、增加运动功能通过各种运动改善肌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增强运动的协调性,改善机体对运动的耐力。

4、增加生活适应力通过作业活动增强手的灵活性,手眼的协调性,对动作的控制能力和工作耐力,提高感知功能,改善情绪、调整心理状态,掌握一种生活和工作技能。

5、恢复感觉功能

(1)感觉再训练是大脑对感觉的再学习,再认识过程。通过注意、生物反馈、综合训练和回忆,提高感觉功能。适用于缺乏保护觉和辨别觉的患者。

(2)脱敏治疗是一种进行性的训练,可使神经瘤上的皮肤及神经瘤重新适应机械刺激。

折叠康复治疗方法

手外伤时常用的功能康复疗法很多,现将较主要疗法分述如下:

1、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是利用功能锻炼,通过促进功能恢复或功能代偿途径来促进机体康复的方法。对手外伤而言,基本康复内容包括关节活动度练习、肌肉功能练习、感觉训练等。

(1)关节活动度练习

关节活动度受限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除了少数因关节端变形或骨融合引起的骨性关节强直需行关节假体置换、关节成形等手术矫治外,大多数关节活动度障碍是由于关节囊、关节韧带挛缩,或关节内、外瘢痕粘连引起,称为纤维性关节挛缩或强直。其处理方法通常是:

①关节活动度练习,即用主动或被动运动,或两者结合的助力运动,逐步牵伸挛缩粘连的纤维组织,逐步地恢复关节活动范围。

②麻醉后施行手法,即一次撕断挛缩或粘连的纤维组织,以期迅速恢复关节活动度。此法容易损伤已因废用,而削弱的骨骼及韧带组织,引起骨折、韧带撕裂、关节软骨损伤或骨化性肌炎等并发症,宜避免使用。

③因牢固的关节挛缩及粘连,关节活动练习不能收效时,行关节松解手术,术后早期开始关节活动度练习。

1.连续被动运动(CPM)主要用于防治制动引起的关节挛缩以及用于关节内损伤或炎症引起的关节粘连,促进关节软骨、韧带和肌腱的修复,并可促进消肿。关节活动幅度、运动速度和持续时间可酌情设定。一般活动幅度从无痛的活动范围开始,酌情逐步扩大;运动速度一般选择每分钟1个周期,早期可更慢;运动连续时间每日1次2~8h,或每日次1~2h。

2.关节功能牵引关节挛缩或粘连已经形成者需通过关节活动度练习,逐步牵伸挛缩及粘连的纤维组织来恢复关节活动范围。纤维组织是一种粘弹性材料,在适度的外力牵伸下发生延长。其中大部分为一时性的弹性延长,在外力去除后将回缩;一小部分为持久性的塑性延长,是关节活动度改善的基础。纤维组织在牵伸力量较大、持续时间较长以及组织温度较高时作牵伸可获得较大的塑性延长。故无论用主动、被动运动或助力运动进行关节活动度练习,均需要用一定的力量,持续较长时间,或多次反复进行,可获较好效果,在热疗后或温水浴中进行也可获较好效果。但是用力过大,引起明显疼痛提示有组织损伤,可能引起修复反应,增加瘢痕形成。同时疼痛引起保护性肌痉挛,保护纤维组织免受牵伸,治疗反而不能起效。故操作时用力程度应考虑患者局部感觉,以有一定的紧张、酸胀感觉,不引起明显疼痛及肌痉挛为宜。关节活动度练习时依每一关节所有受限的活动方向依次进行主动、助力或被动运动,可由治疗师或患者的健肢进行被动运动或施加助力。

(2)肌肉功能训练

除肌肉直接受损或其神经支配受损外,创伤后制动及邻近关节停止运动可迅速引起废用性肌萎缩。肢体制动时肌肉停止收缩,反射引起的肌收缩大大减少,神经的向心及远心动相应减少,神经轴索流减慢,都可影响肌肉代谢,引起肌肉萎缩。早期预防萎缩特别重要。肌肉废用性萎缩一般是可逆的,但长期严重的肌萎缩时肌肉有变性,最后肌肉纤维化不可逆转,特别在正中神经及尺神经损伤后,手内部肌通常不能恢复,成为当今的难题。

肌肉收缩通常分等张收缩和等长收缩两种方式,用来防治肌肉萎缩。近年来又有利用专门器械进行的等速练习。

1、等张练习:用等张收缩的方式进行练习称等张练习。肌肉收缩时克服阻力进行自由的缩短,带动关节远端肢体作大幅度运动,此时肌肉内张力取决于所受外加阻力的大小,在收缩过程中大致恒定,故称等张收缩。由于伴有大幅度关节运动,故又称动力性练习。阻力增大时,可以募集更多运动单元投入工作,产生更大的张力,这种大阻力的练习迅速引起肌肉疲劳,但可取得较好的增强肌力及增加肌肉体积的效果。

2、等长练习:用等长收缩的方式进行肌肉练习称等长练习,由于不引起明显的关节运动,故也称静力性练习。等长练习操作方便,可在肢体被固定、关节活动度严重受限或存在关节伤病不宜进行关节运动时进行,以及时防治肌肉萎缩,使用广泛。其缺点是被认为主要增加静态肌力,对改善肌肉运动的精确性和协调性无明显帮助,同时可能有角度特异性,即只对增强练习角度附近20度~30度范围的肌力有效。

3、等速练习:用专门的等速练习器进行。运动时肢休推动练习器的杠杆绕与关节运动轴心相一致的机械轴心运动。此机械轴的旋转速度预先设定,设定后不能被超过。肢体起动达到设定速度后运动只能以等速进行,故称等速运动。肌肉收缩所产生的运动力矩同仪器产生同样大小的阻力矩加以抗衡。等带练习属动力性练习,其主要特点是由仪器产生的阻力子随时随地与肌肉力量相匹配,使整个运动幅度中的每一个段落都能承受预期的适宜阻力,以达到较理想的磨练效果。一般仪器适用于往复运动,可同时对一组拮抗肌进行训练,使其平衡发展。此外肌肉疲劳致肌力下降时,阻力也随之下降,肌肉停止收缩时阻力即消失,不易引起肌肉过度疲劳或拉伤,故较安全。

当设定的运动速度较低时,如为每秒60度~度,最大收缩产生的肌肉力矩较大,有利于发展肌力;设定的运动速度较高时,如为每秒度~度,产生较低的力矩,但可多次重复进行,有利于增强肌肉耐力。

4、手内肌肌力练习:适用器械及抗阻练习方法很少,范振华教授设计一组皮球及橡皮筋网练习方法可对指屈、伸肌进行训练,也可对所有手内部肌进行训练。练习时应按肌力练习的原则,尽量用力捏皮球或挑动橡皮筋网,维持数秒,然后放松。要求肌肉经10~20次收缩即感到肌肉疲劳时为完成一次练习。各种动作依次进行,每日练习1次。

(3)作业治疗:是将脑力和体力综合运用于日常生活活动、游戏、运动和手工艺等活动中,针对手功能障碍进行治疗方法。大致分为生活自理能力、创造价值的职业工作能力和消遣娱乐活动的能力。

作业疗法主要进行下列素质的训练:

1、运动技能素质:肌力、耐力、关节活动范围,调节肌张力,改善运动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学习粗大动作及精细动作技巧。

2、感觉技能素质:进行视觉、听觉、触觉、本体感觉、实体觉、平衡觉训练。

智能素质:包括理解力、记忆力、集中注意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创造力、想象力、组织安排能力等。

3、心理素质:包括独立不依赖;积极性和主动性;顺应性;现实性;自制力及自尊心。

4、社交素质:有集体精神、合群性、合作共事精神等。

(4)感觉训练

对感觉减退的患者,一般认为有可能通过系统的感觉训练促进其恢复,感觉训练可结合于运动疗法或作业疗法中进行。方法举例如下:

1、令患者闭眼,治疗师用不同硬度的物件触压患手,令患者感知,然后睁眼核对之,反复进行多次。感觉有进步时减轻触压力度。

2、用盛有冰水或温水的试管接触皮肤,令区分之。感觉有进步时缩小试管内与皮肤温度差的。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白癜风的儿童医院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安全


转载请注明:http://www.rpmwc.com/hlcs/8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