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讲解
症状概述
检查诊断
治疗方法
护理常识
预后饮食
疾病预防

针刺肩痛穴治疗肩痛技术

一疾病简要概况

肩痛,是肩周肌、肌腱、滑囊、关节囊的慢性损伤性、无菌性炎症引起的临床肩痛症状表现之一,以疼痛、功能受限为主要临床特点,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在肩痛病变进展过程中,累及了较多的组织结构,疾病的初期、后期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其诊断命名也较复杂。

从祖国医学角度讲,本病属“痹证”、“肢节痛”范畴,多为上肢筋脉、肌肉、关节等软组织受风、寒、湿淫邪外袭,闭塞经络,气滞血瘀所致,主要表现为“肩痛累月,肩关节如胶连接不能举”,又称之为“肩凝症”。

二1.西医标准

①40-50岁以上,缓慢起病,多有受凉或外伤史。②肩部疼痛逐渐加重,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③体征检查:肩局部压痛,活动受限,肌肉萎缩。④X线检查阴性。

2.中医标准

①风寒阻络:肩部疼痛、抬举困难、手指麻木、微恶风寒、舌淡红苔白、脉浮紧。②气虚血瘀:肩部疼痛、上举困难、肩部活动不便、面色灰白、气短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或细涩。③寒湿凝络:肩部疼痛、遇寒加重、得热痛减、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三、肩痛(包括肩周炎、颈椎综合征、胸廓出口综合征、肩袖损伤、颈肩肌筋膜炎、脆性骨软骨炎、冈上肌腱断裂等引起的疼痛)。

四、禁忌症

孕妇禁用。

五、技术操作方法

1.器械准备

29号3寸0.35X75mm无菌性针灸针,75%酒精棉球,2%碘酊,无菌性橡皮手套,中式摄子1把,巴士消毒液1杯。

2.操作准备

病人取仰卧位,暴露膝关节下肢。选定穴位,先用碘酒棉球在穴位上消毒,然后用75%酒精棉球在碘酒消毒过的穴位上进行脱碘。带一次性橡皮手套,取出无菌性针灸针。

详细操作步骤

1)穴位名称:肩痛穴(BP—LE6)(jiantongPoint)

(2)穴位定位:肩痛穴是平衡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主穴,属经外奇穴之一,又称“中平穴”,此穴位于腓骨小头与外踝连线的上1/3点。也可根据足三里穴下2寸,上巨虚穴上1寸,以偏于腓侧1寸的原则取穴。

(3)局部解剖:在腓骨长肌与趾总伸肌之间,深层为腓骨短肌,布有胫前动、静脉肌支和腓浅神经。

(4)取穴原则:交叉取穴。右侧病变取左侧穴位,左侧病变取右侧穴位,即左右上下交叉取穴原则。

(5)针刺体位:患者取坐位。

(6)针刺角度:直刺角度。

(7)针刺方法:采用2寸无菌性毫针,直刺2cm(1寸)左右。

局部常规消毒后,采用28号2寸毫针一支,行直刺法,进针约1寸左右,可行大幅度提插捻转,以泻为主,待出现针感即可出针。病情较重、病程较长的患者可留针以增强针效。留针期间可适当配合肩部运动,可使患者的意念集中在“动”的患部,有利于激发经气,并较快地导引,气至病所,抵御病邪。运动次数由少到多,频率由慢到快,幅度由小到大,以患者耐受为度。若患部肌肉粘连,血脉不通、气血不畅,运动以松解粘连,通经活络,调和气机为目的;若是气血亏损,肌肉萎缩,机能衰退者,运动则以运行气血,振奋阳气,活跃患部肌肉为目的。可视具体情况做肩部的某种形式的主动或被动运动。

(8)针刺手法:上下提插针刺手法。

(9)针刺特点:针刺肩痛穴治疗肩痛时,在熟悉局部解剖定位准确的基础上,要突出“三快”的特点,即进针快、出针感快、出针快,整个针刺时间应控制在3秒钟以内,肩痛穴位置表浅、临床操作安全。

针刺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点:首先,不应刻意地追求操作速度而在没找到针感时即出针,针感的出现是决定治疗效果的关键。

其次,平衡针法并不完全排斥留针,对于病情较重,病人不惧针要求留针,病程较长的患者可以留针。一般要求1小时左右,可起到加强针刺持续作用的功效。

留针期间可间歇行针,每次行针都可保留原来已至病所的经气,使已取得的针效得到巩固和提高。

(10)针感:以触电式针感向足面、足趾或踝关节传导出现的麻胀感为宜。

针感是指进针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经气的感应,又称“得气”。针刺必须在得气的情况下,施以适当的补泻手法,才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针刺肩痛穴后,局部可出现酸麻胀感,及向远处的不同程度的感传现象,这种感传现象是针刺肩痛穴得气的主要标志,即针感向下传导至足面、脚趾或向上传导至膝关节以上,个别患者可传导至肩部,传至肩部者疗效最佳。

针刺得气的快慢、强弱与患者的体质、医者的针刺手法等有关。针刺不得气者,可因取穴不准或因针刺角度、方向、深度未掌握好,也可能是患者体质虚弱,经气不足引起,临床上应注意分析。一般说来,气至而有效,气速而速效,但这是相对而言。

治疗时间及疗程

(1)早期患者,即出现临床症状2周以内者,针刺肩痛穴,每日1次,14次为1疗程。

(2)中期患者,即发病2-4周者,针刺肩痛穴,每日一次,21次为1疗程。

(3)晚期患者,即发病1个月以上者,针刺肩痛穴,每日1次,28次为1疗程。

注意事项

(1)在急性炎症期水肿期所引起的肩部疼痛绝对不能进行功能锻炼,待病情进入恢复期后可配合适度的功能锻炼,不能过度,过度以后还会增加新的炎症和水肿。

(2)在急性期炎症期水肿期所引起的肩部疼痛严禁在局部进行机械性治疗,如推拿按摩、火罐、刮痧、针灸针刀,药物封闭、理疗烤电等,都会加重肩关节的急性炎症和水肿,待进人恢复期以后在局部配合上述治疗,但不要过度,过度以后还会形成新的炎症和水肿。

(3)对体质虚、体质过敏,伴有慢性病的病人,针刺肩痛穴后可出现局部痛或不适感觉,可以通过针刺膝痛穴即可缓解。









































白癜风在线咨询
治疗白癜风最专业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rpmwc.com/hlcs/58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