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onioGonzález-Calle,etal.Anewmethodforatrioventricularvalverepairinatrioventricularseptaldefect.AnnalsofThoracicSurgery
摘要房室间隔缺损(AVSD)的左侧房室瓣修复通常采用缝合“裂缺”的方式。这种方法可能会造成因腱索牵拉导致缝合区域的扭曲或撕裂,以及因限制瓣叶活动导致的狭窄。为此,我们推出新的左侧房室瓣修复方式,尤其是前次可能接受或没有接受传统方式的成年和青少年患者。这种方式包括不关闭或重新打开裂缺,构建新腱索连接桥瓣瓣叶的无腱索缘和对侧的乳头肌,以及放置成形环。
正常二尖瓣包括两个瓣叶、两个交界和两组乳头肌
每组乳头肌通过腱索连接一个交界
腱索扇形连接和传递牵引两个瓣叶
AVSD两个桥瓣的交接区无腱索
腱索牵引桥瓣至各自小瓣,但却将前、后桥瓣分离
采用传统方法使得新瓣叶开口轴位更靠后
采用聚四氟乙烯缝线构建新腱索
将无腱索缘的桥瓣叶连接至对侧乳头肌
瓣叶游离缘长度大于瓣环基底径,通过将瓣口轴靠近基地径以保证瓣叶的活动度
将AVSD的裂却对合则大大限制了活动度
该技术已在3名重度左侧房室瓣返流患者中使用,2-6个月短期预后好,无返流和狭窄。
出于以下原因,在小儿和婴儿中使用需谨慎:1、小儿和婴儿的瓣环尚需发育,成形环不适宜此类患者
2、小儿和婴儿的乳头肌难以操作,且组织娇弱容易撕裂
3、新腱索无生长潜能,随着患者生长可导致瓣叶活动受限
作者在分别为3月龄和9月龄患者中使用,2-3个月短期预后好,无狭窄,仅有轻度返流。作者经验为:如果瓣膜返流低于轻-中度,则不缝合裂缺,以其以后使用该技术;如果瓣膜重度返流,则使用该技术。
然而,该技术尚需长期随访验证其可靠性。
译者:陈泽文
编辑:黄琰
CardiothoracicSurg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