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10日先于JACC:CardiovascularImaging发表在网上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无症状的大动脉/二尖瓣返流患者,中度患者心脏功能可稳定3年,重度患者心脏功能会较差。
该研究的作者建议,若患者临床特征无变化则不需要频繁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
TedFeldman接受采访时表示:“因为该研究样本较少且病因学相关信息不足,因此还未确定该建议标准。”
该研究连续纳入例由超声心动图检测为左侧瓣膜病变且射血分数正常的患者,其中例患者在随访期间流失,且中重度无症状的二尖瓣返流患者为例(平均年龄54岁;68%为男性),中重度无症状的主动脉返流患者也为例(平均年龄54岁;77%为男性)。根据返流面积指数,患者在后期分为中度组(30mL/m2)或重度组(≥30mL/m2)。
在使用超声心动图对患者随访的3年期间,二尖瓣返流/主动脉返流患者接受瓣膜手术的比例分别为41%和19%,其中从中度发展为重度的患者比例分别为7%和4%。同时,发病后接受心内直视术的患者无显著冠状动脉疾病(CAD)发生。
试验中,重度疾病患者左室舒张未容积指数(LVEDVI)大于中度疾病患者,主动脉疾病患者LVEDVI大于二尖瓣疾病患者(P值均为0.)。病因学独立相关的重度返流速度为每年4.2±1.5mL/m2(P=0.01)时LVEDVI将上升,然而中度返流患者的LVEDVI不会改变。
同样,重度疾病和主动脉疾病患者的左室收缩未容积指数(LVESVI)也较高(P值分别为0.和0.)。重度返流速度为每年2.5±0.7mL/m2时LVESVI值将增加,然而中度返流患者的LVESVI不会改变。
此外,主动脉返流患者LVEF值低于二尖瓣返流患者(P0.),但是LVEF与返流严重程度无关。中度返流患者LVEF较稳定,但是重度返流患者以每年1.3±0.4%的速度递减(P=0.)。
重度返流患者在不考虑病因学的情况下收缩性有所下降,而中度患者无此现象。
临床医师的观点会改变吗?
Popovi?表示,该研究早期假设认为,患者中度主动脉和二尖瓣返流逐渐发展为重度,可导致血液动力学情况恶化,最终产生临床症状。先前指南建议中度二尖瓣返流患者一年进行一次超声心动图检测,然而近期指南建议1~2年检测一次。但是该研究结果显示随访3年时,中度返流患者病情稳定。但对于随访期未进行常规每年超声心动图检测的中度返流患者,谨慎评估其症状是非常重要的。
Feldman医师表示该研究设计非同寻常,因为主动脉返流和二尖瓣返流是两个不同的疾病,且该研究纳入样本较少,亚组分析的结论还需进一步验证和解释。同时,该研究随访期流失患者较多,可能影响结论。
他还总结到:“返流病变的患者可能病情恶化较慢,尽早诊断可以对随访期患者进行更好的分级。当前指南一致表明,这些患者应6~12个月进行一次超声心动图检测。”
译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