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计:字图片3张
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左右
经验|积累
由于现代人缺乏自我的主动锻炼,肌肉收缩的力量相对比较差,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康复训练的方式进行提高肌力水平,因此掌握评估和训练等是关键之处,是让身体安全、有效及在一定基础之上循序渐进的提高肌力,帮助我们提高在工作或者日常生活活动中的身体功能能力。
肌力:指肢体作随意运动时肌肉收缩的力量。
检查方式:检查时训练者作肢体伸缩动作,检查者从相反方向给予阻力,测训练者对阻力的克服力量,并注意两侧比较。根据肌力的情况,一般均将肌力分为以下0--5级,共六个级别:
0级完全瘫痪,测不到肌肉收缩。
1级仅测到肌肉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
2级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即不能抬离床面。
3级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引力,能抬离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
4级肢体能做对抗外界阻力的运动,但不完全。
5级肌力正常。
图片来源于百度网络
1、运动训练原则
好的训练可以帮助我们达到正常的身体功能状态,因此在训练时为达到增强肌力的目的,训练时应遵循以下训练原则:
阻力原则:由于肌力与肌肉收缩时张力有关,为增加肌力,肌肉收缩时必须负重或抗阻,以使所收缩肌肉的张力水平增加。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先检查和测试力量的大小,以便使用适合训练的力量进行阻力原则。阻力的大小、方向、时间等是阻力原则的关键所在。
超负荷原则:根据所训练的肌肉现有肌力水平,所给的负荷阻力应略高于现有的能力,即所谓超负荷原则。肌力增加,心血管系统产生相应的反应,肌肉耐力和爆发力也相应增加,故制定运动处方是,应考虑强度、时间、频率、类型以及肌肉的收缩的方式。给与循序渐进的负荷原则进行训练。
肌肉收缩的疲劳原则:训练时应使肌肉感到疲劳但不应过度的原则。因此重量、组数、时间是产生疲劳的主要因素,因此应合理的给与疲劳输出。
2、训练的具体方法
根据肌肉评估的水平,分别采用以下几种运动方法。
(0)被动运动辅助训练
指在肌肉收缩过程中,不能克服自身重量而无法完成具体动作时所采取的运动。适应于肌力为1级者,仅有肌纤维收缩迹象,需要在鼓励训练者主动收缩的同时外力辅助,以保全肌肉纤维被动伸缩度,以防肌肉萎缩性挛缩。一般以训练者自己进行或者训练师辅助进行被动运动,主动收缩练习,一般适应用于肢体在石膏固定下进行收缩。
注:适合1级肌力训练者
(1)辅助主动运动
指在外力的辅助下通过训练者主动收缩肌肉来完成的运动或者动作,辅助力量可以有训练者或指导者以及额外的器械进行辅助力量,肌力较差的训练者可以循序渐进的增加肌力后在维持一段时间后,在变化训练的方式和重量,增加以后为了适应不同环境,可以更多变化辅助的方式和辅助的量。
注:适合2级肌力训练者
(2)主动运动
训练者能以肌肉收缩形式完成运动,主动运动时,应注意训练者初始的运动重量、速度、次数、间歇等更加训练的自身的条件进行合理的训练,切记不能盲目的主动训练,训练时一定要注意训练的身体位置,和承受重力的位置等,避免训练时产生代偿和不正常的发力模式产生。
注:适合3级以上肌力训练者
(3)抗阻力主动运动
在肌肉收缩过程中,需克服外来阻力才能完成的运动,通过克服重力或者外来阻力完成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者。通过徒手、滑车、重物、摩擦力、流体阻力等方式来形成阻力。但在这个过程中应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