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地质勘探工程分公司
年1月至5月工伤事故案例
编者按:今年6月是第19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为“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为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月”活动质量,切实履行安全管理职责,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广大职工安全意识。现将年1月至5月工伤事故案例下发给你们,请各单位结合实际,认真开展以“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为主题的安全警示教育活动。
通过警示教育活动,提升广大干部职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对安全操作规程的重视、对生命的珍惜,养成正确的工作习惯,培养抵制违章、纠正违章的勇气,防止各类事故发生。
潘二钻机工区“1.7”工伤事故案例
年1月7日夜班,潘二钻机工区机电班职工丁伦志在下底抽巷维修钻机过程中不慎砸伤右足,造成右足小趾近节趾骨骨折,经鉴定为微伤。
一、事故经过
年1月7日夜班,副区长赵如军主持召开班前会,副值班张雷协助。班前安排机电维修工丁伦志到下底抽巷维护钻机设备。凌晨4时左右,丁伦志发现组穿层钻孔处钻机主夹持器漏油,准备进行检修。为了检修方便,丁伦志将钻机前立柱加长杆取下,丁伦志取下加长杆时直接抛向地面,加长杆碰到附近的铁梯后弹起砸到其右足,当时感觉无碍未向工区汇报。升井后发现脚面浮肿,医院就诊,医院诊断为右足小趾近节趾骨骨折。早上8:10分左右,丁伦志电话向工区值班人员张雷进行了汇报。工区接到汇报后安排人员陪同到淮南医院住院治疗。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伤者操作不规范,直接将加长杆抛向底板。
(二)间接原因。
1.凌晨作业,人员精力不集中。
2.伤者安全意识差,自主保安责任落实不到位。
(三)深层次原因分析。
1.管理层面:伤者随手抛扔物件违章行为导致本人受伤,管理人员负有一定的安全教育责任。
2.技术层面:工区编制的《下底抽巷穿层钻孔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对拿放重物时要求加强个体防护,对安全操作有强调。
3.操作层面:伤者操作不规范,对事故的发生负主要责任。
三、防范措施
(一)规范职工作业行为,拿放重物时必须轻拿轻放,严禁直接抛扔。
(二)开好班前会,对当班各种作业风险强调到位。
(三)加强工区日常安全培训教育,特殊时段作业,加强自主保安,落实安全自保责任。
顾桥南区钻机工区“1.12”工伤事故案例
年1月12日中班,顾桥南区钻机工区机电班职工游涛在(1)运顺整理电缆时不慎被无极绳尾梁砸伤右足,造成右足第2、3跖骨骨折,经鉴定为微伤。
一、事故经过
年1月12日中班,主值班周春主持召开班前会,副值班代亮协助。班前安排电工游涛到(1)运顺巡视电气设备并整理电缆。18时左右,矿方立靠在皮带机侧的无极绳尾梁(长3米、宽0.3米、厚0.01米)受皮带机运行震动影响突然倾倒,砸到正在组顺层钻孔附近整理电缆的游涛右足,在组钻孔搬运钻机小件的曹雷雷、朱玉跃闻讯立即赶到游涛身边,曹雷雷、朱玉跃将压在游涛脚面的无极绳尾梁扶起后电话向工区值班室进行了汇报,值班人员立即安排升井就医,同时向工区党支部书记朱明明进行了汇报。伤者升井后,工区安排人医院医院救治,经医院初步诊断为右足第二、三根趾骨骨折。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伤者未用专用的摘挂器具整理电缆,当立靠在皮带机侧的无极绳尾梁突然倾倒时躲闪不及造成受伤。
(二)间接原因。
1.尾梁摆放位置不合理,放置不稳易倾倒。
2.伤者安全自保意识差,操作不规范,作业时未认真观察附近安全状况。
(三)深层次原因分析。
1.管理层面:伤者操作不规范导致本人受伤,管理人员负有一定的安全教育责任。
2.技术层面:工区编制的《(1)运顺顺层钻孔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明确了钻孔施工现场30m范围内要做到无杂物的要求,符合处技术措施管理规定。
3.操作层面:伤者整理电缆时操作不规范,未认真观察周围安全环境,对事故的发生负主要责任。
三、防范措施
(一)对单独作业人员作业时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强调到位,严格要求。
(二)在交叉作业地点工作时,注意观察周围安全环境,及时排除隐患。
(三)加强安全教育,提高职工规范操作意识和安全意识。
顾桥中央区钻机工区“1.15”工伤事故案例
年1月15日早班,顾桥中央区钻机工区徐明机组职工李瑞在(3)底抽巷调整钻机时不慎被钻机操作台砸伤左足,造成左足第4趾骨骨折,经鉴定为微伤。
一、事故经过
年1月15日早班,主值班殷广标主持召开班前会,副值班李宝协助。班前安排钻机工王双双(带拨)、李瑞到(3)底抽巷施工57组穿层钻孔。接班后两人调整钻机,9时左右,两人在钻机调头时,由于油管带劲造成操作台失稳倒向正在垫钻机底梁木的李瑞,砸伤其左脚,当时感觉无碍,未向工区值班室汇报,升井后感觉脚面肿胀,医院医院就诊,经医院拍片诊断为左足局部皮损、肿胀。下午17:30分左右李瑞电话向工区值班人员进行汇报。工区接到汇报后于16日上午安排人员陪同到淮南医院复查,诊断出左足第4趾骨骨折。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伤者在钻机调头时,操作台失稳,砸伤左足。
(二)间接原因。
1.操作不精心,钻机调头时未整理好油管,油管带劲盘带操作台,以致操作台失稳倾倒。
2.伤者自保意识不强,互联保责任落实不到位。
(三)深层次原因分析。
1.管理层面:伤者操作不精心导致受伤,管理人员负有一定的安全教育责任。
2.技术层面:工区编制的《(3)底抽巷穿层、测压钻孔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对ZDYS钻机调整时的安全注意事项有所强调,需进一步细化。
3.操作层面:钻机调头时,伤者未注意脚下站位,操作不精心,导致受伤,对事故的发生应负主要责任,同茬人员应负直接互联保责任。
三、防范措施
(一)移动钻机时整理好各类高压胶管并采取泄压措施,杜绝缠绕打结现象。
(二)精心操作,随时观察各类设备稳固情况,严防意外事故发生。
(三)加强自主保安,认真落实互保联保责任。
潘二钻机工区“5.5”工伤事故案例
年5月5日夜班,潘二钻机工区邵一峰机组职工孟庆勇在3上底抽巷行走时不慎滑倒,右手被巷帮的铁丝头戳伤,造成右手环指屈肌腱断裂,经鉴定为微伤。
一、事故经过
年5月5日夜班,班前安排慎珂、陈链、孟庆勇到3上底抽巷将钻机从3-1#校检孔处挪移至4-1#校检孔处。3人到达现场后,首先对3-1#校检孔进行注浆,凌晨12时左右注浆结束,开始挪移钻机。5时左右钻机挪移到位,征得现场跟班人员区长冯首翔同意,孟庆勇准备升井。5时10分左右,孟庆勇行走至距4-1#孔约米处的斜巷段时,由于底板湿滑不慎摔倒,右手环指被巷帮的铁丝头划了一个约2厘米长的伤口,孟庆勇随即喊住在自己前方行走的陈链,告知自己摔倒后手被戳伤,陈链问孟庆勇是否需要汇报,孟庆勇说不碍事,不需要汇报。
升井回到家中后,其父见孟庆勇医院检查,经淮南医院拍片诊断为右手环指屈肌腱断裂,此时孟庆勇认为无大碍仍未向工区进行汇报。5月6日中班班前会后,区长冯首翔在查看职工出勤花名册时发现孟庆勇5月6日夜班未出勤,便让经管员拨通孟庆勇的电话,电话接通后,孟庆勇便将5月5日夜班升井途中手指受伤一事向冯首翔进行了汇报,冯首翔随即向处调度汇报。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斜巷段巷道底板湿滑,伤者行走时不慎滑倒,手指被巷帮的铁丝头戳伤。
(二)间接原因。
1.夜班施工结束后,伤者升井途中精力不集中。
2.伤者安全防范意识差,未注意脚下安全状况。
(三)深层次原因分析。
1.管理层面:伤者安全意识差导致受伤,现场跟班人员和其他管理人员负有一定的安全教育和管理责任。
2.技术层面:工区编制的《3上底抽巷穿层钻孔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对现场安全环境注意事项有所强调。
3.操作层面:伤者行走时未注意观察脚下安全环境,导致受伤,对事故的发生负主要责任;同行人员应负直接互联保责任。
三、防范措施
(一)加大作业区域隐患排查和周边安全环境的整治。
(二)加强安全教育,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互联保责任意识。
(三)落实管理人员跟班安全管理责任,强化现场细节管理。
张集中央区钻机工区“5.13”工伤事故案例
年5月13日早班,张集中央区钻机工区于世超机组职工吴昕然在(1)运顺底抽巷不慎摔倒,造成左膝交叉韧带损伤,经鉴定为微伤。
一、事故经过
年5月13日早班,班前安排孟献莽、吴昕然到(1)运顺底抽巷施工14-4#钻孔。11时10分左右坐在钻机附近岩粉袋上休息(距底板高约0.7米)的吴昕然突然感觉眩晕,从岩粉袋上摔倒下来,同茬作业人员将吴昕然扶起后,发现其双腿膝关节处肿胀,便向工区值班室汇报,值班人员安排其升井,并向区长周伟东进行了汇报。升井后工区安排安监员陪医院就诊,拍片检查未伤到骨头,需磁共振进一步检查。5月14日伤者医院集团总院做磁共振检查,5月16日磁共振检查报告显示:左膝交叉韧带损伤。伤者未将检查结果告知工区。5月21日医生告知伤者需手术,伤者向工区汇报了磁共振检查结果,随后工区向处调度进行了汇报。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伤者突感眩晕,从岩粉袋上摔倒跌落至底板。
(二)间接原因。
1.伤者安全意识差,身体疲劳,休息时坐位不当。
2.工区班前不安全人排查不仔细,安全提醒教育不到位。
(三)深层次原因分析。
1.管理层面:伤者休息时坐位不当导致受伤,管理人员负有一定的安全教育责任。
2.技术层面:工区编制的《(1)运顺底抽巷穿层钻孔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对施工安全注意事项有所强调。
3.操作层面:伤者休息时选择位置不当,从岩粉袋上摔倒跌落受伤,对事故的发生负主要责任。
三、防范措施
(一)井下坐立休息时应选择在安全可靠且不易跌落的位置。
(二)加强日常安全教育提醒,提高职工安全自保意识。
(三)班前会加强不安全人的排查,妥善安置。
顾桥中央区钻机工区“5.24”工伤事故案例
年5月24日夜班,顾桥中央区钻机工区鲍士颇机组职工张文成在(1)轨顺施工时不慎被钻杆砸伤左手,造成左手食指末节不完全离断,经鉴定为微伤。
一、事故经过
年5月24日夜班,班前安排鲍士颇机组职工张文成、鲍广巨、金本胜到(1)轨顺施工2#钻场顶板走向钻孔(使用ZDY-0S履带钻机配Φ73mm大通径肋骨钻杆、Φmm复合片钻头施工)。金本胜操作钻机,张文成加卸钻杆,鲍广巨在钻场外口10米处泵水,副区长刘渠强现场跟班。接班后施工2-1#钻孔至40米,钻头坏,起钻。起钻后开2-9#孔,凌晨4时45分左右张文成在加第60根钻杆时(此时钻杆全长米),操作钻机人员金本胜突然把钻机动力头向后倒,造成钻杆脱落至钻机跑道上,张文成左手被垫在钻机跑道与钻杆之间,金本胜喊来泵水人员鲍广巨一起护送张文成准备升井,当行走至3#钻场时遇到跟班副区长刘渠强,刘渠强询问情况后向工区值班室进行了汇报,并安排金本胜、鲍广巨继续护送伤者升井,值班人员接到汇报后向工区领导和处调度进行了汇报,升井后工区安排工程师丁大伟陪同至淮南医院就医,并电医院。经淮南医院诊断为左手食指不完全离断。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伤者加钻杆时,操作钻机人员突然把钻机动力头向后倒,造成钻杆脱落至钻机跑道上,造成伤者手指受伤。
(二)间接原因。
1.夜班疲劳作业,伤者违章操作一次加2根钻杆。
2.手指口述安全确认现场执行不到位,操作钻机人员未等加尺人员安全确认便盲目开动钻机。
(三)深层次原因分析。
1.管理层面:现场跟班人员对职工操作行为制止不力,负有一定的现场安全管理责任。
2.技术层面:工区编制的《(1)轨顺顶板走向钻孔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对钻杆规格描述不清,对钻场尺寸无描述。需对技术措施进行完善。
3.操作层面:伤者加钻杆时一次加2根钻杆,违反措施“加卸钻杆时必须打完一根加一根或起一根卸一根”的要求,对事故的发生负主要责任;操作钻机人员盲目开动钻机,对事故的发生负重要责任。
三、防范措施
(一)严格按措施要求施工,加卸钻杆时一次只能加卸一根钻杆。
(二)严格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制度,操作钻机和加卸钻杆人员要按章操作,杜绝疲劳作业和野蛮施工行为。
(三)强化安全教育,提高职工自保互保意识,落实管理人员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责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