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单位老王刚过四十,在近期的查体中,被医生戴上了“三高”的帽子,即: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同时还发现了冠心病的苗头。其实他两年前就被查出有高脂血症,没当回事儿,更未听从医生让他控制饮食和戒酒的劝告,如今悔之晚矣,不得不听从医生的劝告住院接受治疗。住院期间他经常将自己的经历讲给病友及朋友听,发誓一定听从医生的劝告,管住嘴,迈开腿,尽快将“三高”的帽子摘掉。
这是一个典型的饮食无节制和缺乏运动引起高脂血症并引起并发症的例子,那么高脂血症到底是一种什么病?如何避免由它带来的祸害呢?
高脂血症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血浆中胆固醇或甘油三酯水平或两者都升高的一类疾病,一般以空腹化验:总胆固醇>5.72mmol,甘油三脂>1.70mmol为标准。原发性高脂血症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但与过多进食饱和脂肪酸(肥肉类)、超重、大量饮酒和吸烟关系更为密切。高脂血症的主要危害就是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粘稠度增加,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发现高脂血症怎么办?首先人们要矫正行为方式,即管住嘴,迈开腿。坚持低脂肪饮食,食粗粮、饮低脂牛奶,肉食可吃鱼、瘦、牛肉、兔肉等,多食绿叶蔬菜、洋葱、木耳等。坚持运动降脂法,消耗多余的脂肪,戒烟和控制酒精摄入也很重要,大街上大腹便便的“啤酒肚”有不少已经埋下了高脂血症的祸根。上述方法仍不能使血脂下降,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降脂药。一般胆固醇高者选它汀类降脂药,如辛伐它汀、氟伐它汀等,甘油三酯高者选贝特类降脂药,如非诺贝特(力平之)、苯扎贝特等。上述降脂药有时能伤肝脏,使肝酶升高,选择降脂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选药。另外可选择中药降脂药,如双清片、地奥脂必妥等.中药山楂、决明子泡茶长期饮用也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
扣不到内衣的尴尬是为何?对女性来说,一个基本的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反手摸背。因为这个动作关系着其能否完成穿内衣,如果活动受限,这个活动自然就完不成。而很多摸背摸不到的人去看医生时,有些医生往往会说这是由于你患了肩周炎,只要在家练习一些动作后,不能完成的动作自然而然就能完成。诚然,我们的这个摸背动作受限一定程度上是由肩关节囊周围炎症(肩周炎)影响,但更多时候,这个活动受限是由其周围的肌肉短缩所引起。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知道这个动作的组成:
摸背这个动作的组成是由我们肩关节的后伸、内收、内旋和肘关节的旋前、屈曲组成的。无论其中r任何一个动作出现受限,都可能会影响我们的这个动作质量,但每个病人的原因都是不一样的,想要解决这个动作受限的问题,我们自然需要对这个病人的受限原因进行分析,然后评定出影响病人活动的主要原因。
如若患者一侧肩关节活动正常,一侧活动异常,我们可以单独测试双侧肩关节的后伸、内收、内旋动作,然后对比,观察哪个动作差别比较大,如果该动作受限,我们可以处理使这个动作受限的原因;而如果所有活动均差别不大,这时我们该考虑的是不是肘关节的问题。
下面先简略分析一下引起后伸、内收、内旋受限的原因。
后伸:当肩关节前屈肌肉(三角肌前束、喙肱肌、肱二头肌长头)过于短缩时,不能被很好地拉长,这时肩关节的后伸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如若强制向后拉,则会导致前侧的牵拉痛,这有很大的可能也是前侧关节囊的问题
内收:按理说,内收应该很少会受限,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肩关节的各种不良活动以及稳定肌——肩袖肌群的功能不能及时完成,其运动肌就会过度用力,导致冈上肌和三角肌中束都出现问题,这时,一般内收则不影响,而幅度较大的话就会受到影响,影响动作的质量,当然这个动作也可能是外侧关节囊较紧的原因。
内旋:内旋受限的人是非常多的,冈下肌、小圆肌和三角肌后束损伤是肩关节内旋主要受限的原因,原因是肩关节内旋肌(背阔肌、肩胛下肌、大圆肌、胸大肌、三角肌前束)非常强壮,而外旋肌自然要过度活动以维持肩关节的平衡,所以外旋肌过于紧张,张力过高就会影响内旋活动。当然肩关节后方关节囊的紧张也会造成这种活动限制。
当然这些动作的完成基础都是建立在肩袖肌群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如果肩袖肌群(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不能及时被激活工作,也会影响该动作的质量,但这个一般发生在长期摸背动作受限的病人身上。
肘关节屈曲、旋前不足的病人并不是很多,它们的损伤机制和肩关节很类似,所以这里就不赘述了,希望上述短文能对你有所帮助。
腰间盘突出怎么诊断六大诊断方式为你扫清障碍腰间盘突出怎么诊断,腰间盘相当于一个微动关节,是由透明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组成,分布在腰椎骨间。腰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下面看下腰间盘突出怎么诊断:
腰间盘突出怎么诊断?
(一)腰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是该病的主要症状。腰痛常发生于腿痛之前,也可二者同时发生;大多有外伤史,也可无明确之诱因。疼痛具有以下特点:
1.放射痛沿坐骨神经传导,直达小腿外侧、足背或足趾。如为腰3-4间隙突出,因腰4神经根受压迫,产生向大腿前方的放射痛。
2.一切使脑脊液压力增高的动作,如咳嗽、喷嚏和排便等,都可加重腰痛和放射痛。
3.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减轻。卧床体位:多数患者采用侧卧位,并屈曲患肢;个别严重病例在各种体位均疼痛,只能屈髋屈膝跪在床上以缓解症状。合并腰椎管狭窄者,常有间歇性跛行。
(二)脊柱侧弯畸形:主弯在下腰部,前屈时更为明显。侧弯的方向取决于突出髓核与神经根的关系:如突出位于神经根的前方,躯干一般向患侧弯。
左: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内前方,脊柱向患侧弯,如向健侧的弯则疼痛加剧。
右: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外前方,脊柱向健侧弯,如向患侧的弯则疼痛加剧。
(三)脊柱活动受限: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使腰肌呈保护性紧张,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由于腰肌紧张,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脊柱前屈后伸活动受限制,前屈或后伸时可出现向一侧下肢的放射痛。侧弯受限往往只有一侧,据此可与腰椎结核或肿瘤鉴别。
(四)腰部压痛伴放射痛:椎间盘突出部位的患侧棘突旁有局限的压痛点,并伴有向小腿或足部的放射痛,此点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五)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由于个人体质的差异,该试验阳性无统一的度数标准,应注意两侧对比。患侧抬腿受限,并感到向小腿或足的放射痛即为阳性。有时抬高健肢而患侧腿发生麻痛,系因患侧神经受牵拉引起,此点对诊断有较大价值。
(六)神经系统检查:腰3-4突出(腰4神经根受压)时,可有膝反射减退或消失,小腿内侧感觉减退。腰4-5突出(腰5神经根受压)时,小腿前外侧足背感觉减退,伸及第2趾肌力常有减退。腰5骶1间突出(骶1神经根受压)时,小腿外后及足外侧感觉减退,第3、4、5趾肌力减退,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神经压迫症状严重者患肢可有肌肉萎缩。
如突出较大,或为中央型突出,或纤维环破裂髓核碎片突出至椎管者,可出现较广泛的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损害症状,患侧麻木区常较广泛,可包括髓核突出平面以下患侧臀部、股外侧、小腿及足部。中央型突出往往两下肢均有神经损伤症状,但一侧较重;应注意检查鞍区感觉,常有一侧减退,有时两侧减退,常有小便失控,湿裤尿床,大便秘结,性功能障碍,甚至两下肢部分或大部瘫痪。
腰间盘突出怎么诊断,腰间盘突出只要在平时生活中注意,还是可以预防的。在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腰腿受凉,防止过度劳累。
慢性疼痛的奥秘
读者很难相信,在美国,每年仅仅慢性腰背疼痛一项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亿美金,在德国,这一数字是每年亿欧元。另一项研究显示,80%的成年人在其一生中会遭受到腰痛的折磨。在中国,据估计,颈椎和腰椎疾病的患者可能达到上亿人。有鉴于此,世界卫生组织将疼痛列为与人体血压、脉搏、体温、呼吸并列的基本生命体征。
作为一个普通人,想必大家都不会太喜欢疼痛光临自己。其实,在某种意义上,疼痛可以说是人类的朋友。没有疼痛的提醒和制止,我们可能拖着已经严重扭伤的膝盖继续奔跑跳跃,直至韧带彻底断裂。国外的职业运动员,很少打封闭止痛后带伤继续上场比赛,就是这个道理。同样,发烧、骨刺这些大家谈虎色变的问题,其实都是人体的自身修复和防御本能。我们的身体,生机勃勃、设计精密、节能环保、又自带强大的修复功能,实在是大自然最精彩的作品。
人体不会给自己找麻烦
医院可能已经习以为常,要知道,在五千年前,几乎没有任何有效的医疗技术,人得病、受伤了,靠什么好起来呢?靠的是人体的自愈能力。而即使在二十一世纪,在所有的疾病中,依靠现有技术可以治愈或减轻的疾病不过占百分之二十,还有百分之十的疾病药石罔效——属于不治之症,剩下的百分之七十,只要足够的休息、合理的饮食、细致的照顾,基本可以不药而愈,临床上称为“自限性疾病”。在这其中其作用的,依然是我们强大的自愈能力。经过几十亿年的进化,人医院,其设备之先进、效率之强大,医院所望尘莫及的。而疼痛、骨刺、医院里工作的几位医生罢了。
先说疼痛,古人说“趋利避害”,在人体上,这活儿基本由疼痛来承担。疼痛之于人体,正如火警之于火灾,所以说,引起疼痛的原因是坏事儿,而疼痛是好事儿。我经常对病人讲:“人体不会给自己找麻烦。疼痛是一种进化来的功能,不是坏事。疼痛是我们最好的医生,任何让您疼痛加重的动作都要避免,让您疼痛减轻的动作基本都可以做。”同样,正如劳动者手上磨出的老茧子一样,骨刺就是体内骨头上的“茧子”。如果两块骨头之间连接的不稳了,骨头的边缘上会长出骨刺以增加骨头与骨头之间的接触面积,在中老年人的颈椎骨、腰椎骨上就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发烧又略有不同,基本上来讲,发烧类似于某个城市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此时,全城戒严、居民必须待在家中、很多物资被征用,等等不便之处当然使人大呼吃不消。但是,要知道,这是对整个城市有好处的事啊,因为全体成员都要一致对外,应对诸如洪水、飓风、外敌入侵等灾害。同样,发烧使我们狼狈不堪的躺在床上,忍受着关节疼痛、肌肉酸软无力等的折磨,但在我们身体的内部,一场消灭细菌、病毒的自卫反击战正在轰轰烈烈的开展,其最终的结果就是几天后我们又可以精神焕发的上班了。
人类无法完全消除慢性疼痛
明白了疼痛是我们的“朋友”而不是“敌人”,就该进一步追究疼痛的原因了。既然是个人就可能会腰酸脖子痛,说明疼痛不是患者的个别原因所造成,在其背后,应该有一些深刻的原因。个体发生疼痛的原因,在第一节中已经给大家介绍了,下面从宏观的角度——进化的不完美解释一下。
第一个,直立行走的代价。大约在七百万年前,我们的祖先昂起了高贵的人类脑袋,开始史无前例的壮举——两条腿走路,其后的事大家都知道了,人类统治了地球。但是,看看我们周围的阿猫阿狗,人家可是用四条腿走路的,好处可多着呢:其一,每条腿只承担四分之一的体重;其二,脊椎骨位于身体的最上方,几乎不承担体重。人可就受罪了:我们的膝关节、踝关节,不得不承担着全身的重量;脊柱骨不但承担着躯干的重量,还要在人体各种轻盈飘逸的动作中,像麻花一样被扭来扭去,不容易呀。
在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史前时代,充分利用获取的每一份能量,无疑是人类祖先能够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生存下来的重要条件。为了制造人这辆“节油车”,通过无数代的进化和自然选择,我们的人体变得极其精巧。比较一下人和我们的近亲——猩猩的结构,就会发现,人类拥有更加宽阔的胸膛、修长的腰肢、强健的膝踝关节以及有力的跟腱。研究发现,直立行走同样的距离,人类所消耗的能量,仅有猩猩的四分之一。而超级节能的背后,是人体一系列复杂而精妙的结构,如成拱形的足弓、复杂的膝关节结构、侧面看呈S型的脊柱,而这些特定的结构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导致疼痛。
同时,在人类的进化道路上,我们的祖先选择了一系列的“节约设计”,比如说,韧带不用那么结实,在它的周围安一组肌肉,韧带快被拉断时,会通过神经反射调动周围的肌肉帮它一起对抗外力。一方面,这种“简约设计”使得我们的身体比较脆弱、易受伤害;而另一方面,这种物尽其用、互相帮助的“设计理念”,也奠定了骨科康复技术的一个基本理念:补偿。如果损伤不可修复,医生会指导病人把损伤周围的组织结构训练得更为强壮,矫形器制作专家会制造特殊的矫形器帮助人体受伤的组织应对压力。
第二个问题,现代生活方式对人的影响。具体来讲,就是从一群茹毛饮血、嗷嗷乱叫着在草原上追逐猎物的野蛮人,变成了电脑的外设、办公桌旁的装饰,换言之,我们成了一群被椅子牢牢粘住、终年不见天日的现代白领,文明、优雅的现代人。可是,要知道,按照进化论的解释,人的基因大约在两万年到二十万年间才会发生突变,也就是说,您我这具楚楚衣冠下的精致身体,跟两万年前那个臭烘烘的皮囊毫无二致,而且,人家还是原装正版,我们不过是几万年来不停复制的“盗版”。适者生存,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也同样遵循这个定律,也就是说,人体的结构是为了适应周围环境而不断进化来的。两万年前是什么环境?吃不饱穿不暖,肥肉这种东西大概是“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的奢侈品了,所以虽然心中深恶痛绝、不停诅咒,我们看见油炸鸡翅还是走不动道儿,恨不得食其肉、拆其骨。同样,在一个没有柏油路、老板椅、耐克鞋的环境里,光着脚丫奔跑跳跃对人体关节周围的内层稳定肌是个极好的锻炼。时光飞逝,两万年弹指一挥间,依然一付“野蛮人”身板儿的我们,在水泥森林间继续着同样的生存游戏,只是不再奔跑、不再跳跃。如此一来,内层肌肉缺乏锻炼,对关节的保护作用下降。另一方面,长时间的低头、长时间的坐着,使我们的颈椎、腰椎承受着更大的压力,长时间的使用电脑,使我们的肩部肌肉处于持续紧张状态,所有这一切,都不是现在的人体结构所能应对自如的。
第三个问题,现代科学技术大幅度延长了我们的寿命,但并没有延缓我们的衰老。以椎间盘的老化为例:脊柱骨是人体的中轴,它是由一块块的椎骨联结而成的。在两块椎骨之间有一个连接装置,称为“椎间盘”。椎间盘的结构有点类似于果冻布丁,外层是非常坚韧的纤维软骨、称为纤维环,负责把上下两块椎体连接在一起;纤维环包裹着髓核,髓核富含水分,像被塑料包装包裹的果冻一样,它的主要作用是分散压力——髓核可以在压力下变形,髓核中的水分也会在巨大的压力下慢慢被挤出去从而将压力带走。问题在于,在二十岁左右,髓核中的水分开始减少,髓核随之产生一系列的变化,最后髓核缩小、失去弹性,两块椎骨之间的联结不如以前紧密,在上下两块椎骨之间传递的巨大压力不能被很好的均匀分散开。大部分人会逐渐适应这个变化,但少部分人没有调整好,因此出现一系列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疼痛。皮肤失去弹性,我们可以去做拉皮手术,但对髓核我们没有办法,您总不能直接往里打水吧。所以说,这最后一个问题是保质期的问题。基本可以这样理解,肌肉骨骼系统的设计使用期限是四十年。在远古时代,人均寿命一般不超过三十岁,髓核的老化、软骨的损害基本不是问题,随便提一句,据说那时的人也很少得癌症、心脏病、脑血栓。而现在,人类的平均寿命一般在七十岁以上,这就意味着我们的肌肉骨骼系统在超期服役。使用时间大大超过设计使用年限,出问题在所难免。有时,我就自我安慰:“四十岁前没出大问题,够本了。”
成为自己的半个医生
首先是直立行走的代价,其次是生活方式的转变,最后是肌肉骨骼系统难以避免的自然老化,使颈肩腰腿疼痛成为了二十一世纪的最大范围的流行疾病。而其背后的潜台词是,“进化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换言之,短短五十年,我们的身体既不可能进化出足以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结构,现代医学也无法找出使我们青春永驻的方法。因此,产生疼痛难以避免。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确定我们的治疗策略,对于慢性的颈肩腰腿疼痛,减轻疼痛是完全可以达到的,但彻底消除疼痛也许并不现实。所以,很多患者看病时,我经常化很多时间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自我保健的技巧、自我治疗的技术,我希望患者可以成为自己的半个医生,这样,当疼痛严重时,可以来医院进行积极的治疗把疼痛减轻,而平常时间,轻度的疼痛可以自己进行治疗。而这,也是我在这本书中主要想要达到的目的。下面,谈一下慢性颈肩腰腿疼痛的各个阶段,读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做一个大致的判断。
慢性颈肩腰腿疼痛的根本原因在于直立行走时身体结构承受了过于巨大的压力、生活方式的转变又加剧了这一过程,当人体的自身出了问题难以应对这些外力时,就产生疼痛。疼痛可以看做是人体努力自我修复、应对疾病的一个表现,慢性颈腰痛的发展过程就在磨损与修复的过程中逐渐演变,这一贯穿一生的过程基本可以分为大致的三个阶段。在青少年阶段,人体的问题主要是关节周围的稳定肌能力的下降,这一阶段,主要是肌肉能力的下降,康复训练可以取得非常好的疗效。这里教给读者两个简单的自我训练技巧:提肛收下颌,坚持6秒钟,每天重复20次,可以有效的提高颈椎、腰椎的功能,减缓疼痛。我每天在门诊把这个方法教给患者,在帮助病人的同时,不知不觉间,自己的颈腰功能也改善了许多。另一个方法也很容易坚持,以时速6公里的速度快走,每天半小时,对大多数颈痛、腰痛的患者有一定治疗效果。但是,有些患者本身有足踝部或膝盖部位的疾病,可能就不适合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系统自然的老化使疼痛的治疗更加复杂,进入了第二个阶段,特征是慢性炎症、肌肉紧张、筋膜短缩。由于磨损一直存在,人体的修复过程也常态化,一方面,组织出现了慢性炎症,虽然炎症整体上对人体有利,但不可避免的带来很多副作用,发炎的组织成为了疼痛的一个来源;另一方面,人体为应对损伤做出了很多应变措施,比如肌肉持续的紧张、筋膜发生短缩,如同限制用电短期内可以改善能源紧张的状况,长期却会损害经济发展一样,这些痉挛的肌肉、短缩的筋膜本身也变成了致病原因。在这个阶段,需要使用控制炎症的技术,比如脉冲短波、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等措施,并且要通过健康教育帮助患者纠正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些不良习惯。同时,通过专项训练增强薄弱的内层稳定肌群,使用牵伸技术把短缩的筋膜、肌腱组织拉伸开。也可能需要配置各种矫形鞋垫或使用围领、围腰。
随着进入老年阶段,人体对疾病的斗争过程也到了最终阶段,一方面,通过骨质增生、筋膜短缩、关节活动范围减少等手段,人体重新适应了加诸于身体结构的压力,疼痛减轻;另一方面,人体种种的代偿措施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比如增生的骨刺可能压迫到神经,出现手麻、脚麻的现象,同时,很多组织比如关节软骨也到了使用寿命的极限,在第三个阶段,核心的问题是组织结构的严重磨损和异常增生,对前者必要时实行手术更换人工关节,对于异常增生的结构,轻者通过康复训练使身体适应(比如腰椎管狭窄的患者腰椎后凸时可以增宽椎管)、重者也需要手术去除增生的组织。
总结一下,在青年时期,主要的治疗手段是康复训练;人到中年,休息、改善生活方式、理疗、康复训练、矫形器综合使用;老年,在满足正常生活功能的前提下,接受功能下降、人体衰老的事实,这个阶段最主要的是防止受伤,很多老年人虽然有一大堆问题,但其实只要保养得当,也可平安度过幸福晚年。反之,我经常见到本来身体不错的老年人,因为一次旅游,一次雪地外出买菜,回来后腰痛、腿痛,一下子拖上半年一年不好,虽然没有骨折、只是在原有磨损的基础上稍微累了一些,但是老年人本身的修复能力很差,一个小小的伤病年轻人3天就能好的,老年人却可能拖上个一年半载。
最后,把一些我认为是最核心的知识点列出,本书将围绕这些核心知识一一讲解,使读者对慢性颈腰疼痛有一个认识上的飞跃,最终成为自己的医生。
骨科疾病也叫运动系统疾病,最常见的表现是疼痛,其次是上肢或下肢的麻木、无力。骨骼劳损后会长出骨刺,但很少会导致疼痛,多数情况下不必在意;但是,少数部位的骨刺可能产生严重的问题,比如在颈椎椎体后外侧部分长出的骨刺可能压迫到神经,导致上肢疼痛、麻木、无力。软骨最容易出问题的是膝关节,症状包括走路后膝关节疼痛或者上下楼梯时膝关节疼痛。韧带损伤最容易发生的是踝关节与膝关节,损伤后需要专门的康复程序。椎间盘的外层叫做纤维环,大约有二十层左右,类似于同心圆,在这圆的中心位置是髓核,纤维环起的作用是把上下两个椎体紧紧的拉在一起,髓核是一种含有很高水分、有点像果冻类的组织,主要作用是把穿过脊柱的压力均匀的分散开来。位于椎间盘后部的纤维环组织损伤后,弯腰时会出现腰痛,如果纤维环断裂的很严重,髓核组织在压力的驱使下会向后突出,压迫神经,导致下肢麻木疼痛。
稳定肌群一般位于关节的周围,处在身体的深部,大脑不能直接控制,主要工作是保护关节、防止关节在运动中受到伤害,稳定肌群最容易出问题的关节依次是腰部、髋部、颈部、肩部,患者会有劳累后疼痛、关节不稳“吃不住劲儿”的感觉,拍片子往往报告“正常”,这时主要的治疗是做专门设计的医疗体操把稳定肌群锻炼的更结实更有力。运动肌群往往会出现过度的紧张、短缩的现象,成为部分患者颈肩疼痛的原因。
治疗慢性颈肩腰腿痛的五个核心手段:科学的运动训练以恢复内层的稳定肌对骨关节的保护作用;采取正确的生活和工作习惯,在生活中尽量避免引起疼痛的动作;听取专业医生的建议,在疾病的不同阶段,使用理疗消除炎症;佩戴专门的矫形器;使用药物辅助治疗如消炎止痛药物、钙片等。
哪家看白癜风的医院好天津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热点文章